201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 市政工程管理和实务 总结技术部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复验地基;(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3)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
2、附属构筑物:涵洞等可与路基同时进行,新建地下管线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既有管线拆迁、加固保护;修筑排水设施。
3、路基土石方施工: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
二、填土路基施工要点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粒径超过100mm应打碎。
2、排除原地面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分层填至原基面高。
3、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不大于300mm,宽不小于1米。
4、分层填土、压实。
5、碾压前检查铺筑宽度与厚度,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不小于12t级压路机。
6、管涵顶面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三、挖土路基
1、施工前排除地面水,坑处理。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狂开挖。
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自两边向中间碾压。
5、视干湿程度采取洒水、换土、晾晒等措施。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四、验收主控项目:压实度和弯沉值。一般项目: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
路基压实作业要点
一、材料与填筑
填料强度(CBR)值符合设计要求
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及含有生活垃圾的土做填料。
填土分层进行,填土比设计宽500mm。
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
二、试验段目的
1、确定路基预沉量;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3、确定压实遍数;4、确定每层虚铺厚度;5、选择压实方法。
三、压实
1、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最快不超过4KM/h。
2、自边缘向中央,压路机外缘与路基边保持安全距离。
3、碾压不到部位采用小型压机夯实。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一、软土
1、特点: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
2、处理: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具体可采用:置换土、抛石挤淤、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等。
二、湿陷性黄土
1、特点:土质均匀、结构疏松、空隙发育。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
2、处理: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加筋挡土墙。
三、膨胀土
1、特点: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较大的塑性变形。
2、处理:灰土桩、水泥桩、无机结合料、开挖换填、堆载预压。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与拌合
1、原材料检验合格;2、采用厂拌;3、根据原材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合用水;4、筛除骨料中不符合要求粗颗粒;5、强制式拌合机。
(二)运输与摊铺
1、及时运输到铺筑现场;2、采取防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3、施工最低气温5℃;4、路床应湿润;5、雨期施工应防止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停止施工,已摊铺尽快碾压密实。
(三)压实与养护
1、压实系数经试验确定;2、当天碾压成活,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3、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碾压,设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4、纵向接缝设在路中心,横向接缝尽量减少;5、压实后及时洒水养护,直至上部结构施工;6、养护期封闭交通。
二、二灰混合料基层
(一)材料与拌合
1、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和水均匀拌合。
2、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运至现场含水量要接近最佳含水量。
3、其他要求同上。
(二)运输和摊铺
1、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2、其他同上。
(三)压实与养护
1、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2、碾压时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
3、禁止采用薄层贴补方法找平。
4、采用湿养,养护期7-14天。
5、其他同上。
三、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1、发生粗细骨料离析应及时翻拌均匀。
2、压实系数通过试验段确定。
3、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轮迹不大于5mm
4、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7-14天;
5、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6、其他同上。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一)透层与粘层
1、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
2、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
3、不得在雨雪天气及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二)运输与布料
1、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2、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不得使用;
3、摊铺机前足够运料车等候,高等级道路宜在5辆以上;
4、运料车在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避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