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数据通信原理.ppt

发布:2017-06-10约1.34万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通信基础 1 概述 2 数据调制与编码 3 多路复用技术 4 异步与同步通信 5 数据传输介质 6 差错控制与校验 7 信息交换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的基本原理 熟悉异步与同步通信的接口标准 掌握常用数据编码及多路复用技术 掌握信息交换技术 1 概述 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信息、数据和信号 2.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1.信息、数据和信号 (1)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事物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征,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 (2)数据(Data)一般可以理解为“信息的数字化形式”或“数字化的信息形式”。狭义的“数据”通常是指具有一定数字特性的信息,如统计数据、气象数据、测量数据及计算机中区别于程序的计算数据等。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数据通常被广义地理解为在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二进制数字编码。 (3)信号(Signal)简单地讲就是携带信息的传输介质。在通信系统中我们常常使用的电信号、电磁信号、光信号、载波信号、脉冲信号、调制信号等术语就是指携带某种信息的具有不同形式或特性的传输介质。 2.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图2-1所示的为单向通信系统,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往往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 (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即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图2-2是通信系统的一个实例,工作站通过公共电话网PSTN与一个服务器进行通信。在此模型中,数据通信系统要完成的一系列关键任务为: 1.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1.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有效性 (2)可靠性 2.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传输速率 (2)差错率 2 数据调制与编码 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2.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数字通信系统的任务是传输数字信息,数字信息可能来自数据终端设备的原始数据信号,也可能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脉冲编码信号。 传输数字信息的方法是按传输波形来分类的。 1.基带方式 2.4B/5B编码 1.基带方式 对于码型的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的因素: 对于传输频带低端受限的信道,线路传输码型的频谱中不应含有直流分量; 信号的抗噪声干扰能力强,产生误码时,在译码中产生的误码扩散或误码增值小; 便于从信号中提取位同步定时信息; 尽量减少基带信号频谱中高频分量,以节省传输频带,并减小串扰; 编译码的设备应尽量简单。 克服不归零制编码缺点的一种编码方案是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见图2-3(b)),它是一种自同步编码方式,包括数据信息和时钟信息。 另一种曼彻斯特编码的变种叫做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见图2-3(c)),它的编码规则是:若码元为1,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一样;但若码元为0,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反。不论码元是1或0,在每个码元的正中间时刻,一定要有一次电平的转换。差分曼彻斯特编码需要较复杂的技术,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2.4B/5B编码 在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中采用了独特的4B/5B编码。这种编码的特点是将欲发送的数据流每4bit作为一个组,然后按照4B/5B编码规则将其转换成相应5bit码。 5bit码共有32种组合,但只采用其中的24种,16种对应4bit码的16种,8种用作控制码,以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光纤线路的状态(静止、空闲、暂停)等。标准4B/5B编码对照表见表2-1,用于100MbpsFDD1PMD的4B/5B编码控制码表见表2-2。 现用不归零编码画出4bit码和5bit码的对应波形,5bit码经差分编码后,转换成光信号,如图2-4所示。 2.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通过调制振幅、频率和相位等载波特性或者这些特性的某种组合,来对数字数据进行编码。最基本的数字数据→模拟信号调制方式有以下三种(如图2-5所示)。 (1)幅移键控方式(ASK,Amplitude-Shift Keying) (2)频移键控方式(FSK,Frequency-Shift Keying) (3)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