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室-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结构形成及收缩机理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结构形成及收缩机理研究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研究一室
田倩、姚婷、张航、郭飞、王育江、李磊
2011年1月11日
项目来源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孔隙负压测试的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结构形成及收缩机
理的研究” ;
(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结构形成及收缩机理研究”;
(3) 973 项目“水泥基材料抗裂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
年度计划要点及调整情况
根据计划书的要求,2010 年度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完成 HPC 水泥基绝对体积减缩的测试新方法及化学减缩发展规律的研究,研究
HPC孔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和化学组成
(2) 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结果定量分析HPC早期收缩过程中的热力学变化,计算水
分消耗和水分迁移。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1) 在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水泥基材料早期变形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
开发了混凝土自收缩测试仪(SBT‐AS100)和水泥砂浆、净浆自收缩测试仪(SBT‐AS 200),并
撰写了使用说明书,实现了测试系统从研究走向了应用。
(2) 针对国际上出现的采取圆锥测试早期变形的方法,对比了相同高度不同直径的
锥体的测试结果,发现该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锥体直径(也即锥角)息息相关。
(3) 针对国际上测试水泥浆体早期结构形成的几种主要方法,在课题组之前仅从孔
隙负压角度进行研究基础上,系统对比了贯入阻力法、自收缩法、电阻率法及孔隙负压
测试法四种方法在表征水泥浆体和砂浆的早期结构形成的结果相关性。
(4) 针对浆体终凝至 1d 时间内自干燥效应测试这一国际难题,采取了孔隙负压测试
范围较大的露点仪进行了研究。
目录
项目来源
年度计划要点及调整情况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第一部分 水泥基材料早期变形测试方法研究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