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功激励小故事.docx

发布:2021-08-08约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功激励小故事 打工积累创业资金 眼前的田海军,略显单薄。但谁也想不到,这个瘦弱的小伙子,在山西农业大学学习之余办起小卖部、工地打工……不仅大学期间没问家里要过学费,还积攒了创业的启动资金。 田海军今年23岁,老家在孝义市司马乡盐锅头村,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经管104班的一名学生。两个姐姐均已成家,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而就在他上高三那年,父亲却突然患病,而母亲一直患有咽喉炎,家庭的突变,让田海军过早成熟起来。 2021年,考入农大后,在等待入学的这段时间,在当地的一家大型砖厂,做起搬砖推车的活儿。开学时,挣到了4500元学费。考虑到自己家庭困难,入学后田海军多方筹措,借来1万多元,在校内开起了小卖部。同时,课余还在学校几个建筑工地做着泥瓦活,一天收入60元。这样,不仅满足了自己的花费,还能适当补贴家里。但对田海军来说,这样的日子,既学不到东西,也难有太大的收入。2021年国庆节,田海军将小卖部转手后没有回家,留在工地给工程队和水泥。也就这时,他认识了黄超。 牙缝里挤钱建大棚 黄超是湖北省天门市章港镇人,父母也是农民。算起来,是田海军山西农大的师兄。就是这位师兄,跟他提及,食用菌种植前景不错,销路也好。并且他就跟着农大食用菌专家常明昌学习,有时还到其他县指导农民种植。 有技术、有想法,农大周边也不缺土地,两人一拍即合,联手建食用菌大棚。之后,农大园艺学院的江利斌也加入了。江利斌是黎城县西井镇北委泉村人,父母种地为生。团队有了,接下来的难题是资金。三人东拼西凑,凑齐了8万元,能建两个棚。 市场调研、租地、整地、购买原料……2021年5月18日,三人分工开始了前期准备,建棚地点就选在农大附近的杨家庄村。种植蘑菇是份苦活,那段时间,他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建棚、拌料、装袋、垛袋、灭菌、出锅、接种、上架出菇等,经常到次日凌晨1点多才能休息。 灭菌是栽培食用菌至关重要的环节,灭菌不好,菌棒就会大批量坏掉,严重影响产量。但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只能找来废弃的汽油桶,做成简易的锅炉。“设备不行,就多用心,多受累。”20多个小时内,他们需要不停地将五六锅水烧至滚开,以高质量灭菌。 “竹竿、铁丝、塑料布什么都是钱,越零碎越费钱。”田海军说,当时真是一分分省,一毛毛抠,恨不得不吃饭省下来。 用心付出,总会有收获。去年年底,投资全部收回,到当年5月,他们的纯盈利已达到12万元。然而,这只是开始。 不急分红再次扩建大棚 按照他们的调研,太谷县的平菇市场年份额是计为500万元左右。市场前景广大,因此三人商量不着急分红,还得继续扩大生产。再次筹集18万元,新建3个大棚。这样,先后建起的5个大棚,其中一个种植香菇,其余的全部种平菇。黄超保守估计,到明年6月收入50万元左右,纯收入也30多万元。 在农业大县太谷,各种温室、蔬菜智能大棚鳞次栉比。而他们建的大棚有些另类,“靠几个穷学生有限的积累,只能因陋就简”。黄超自嘲说,虽然简陋,蘑菇产量可不低。到明年,他们的蘑菇产量就能占到市场份额的10%。将来,如果能将份额扩展到50%甚至更多,那他们的这条路将注定会越走越远。 目前,在他们三人牵头下,成立了太谷县绿能食用菌合作社,并先后在和顺、宁武、原平、阳曲等地,推广栽培技术、指导生产,陆续建成了4个食用菌生产基地,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创业就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就业。“也就在去年,黄超作为代表,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日接200单 白领辞职做火小吃店 “您有一份新的快餐订单……”中午11时,来到位于敦化路的老潍县朝天锅小吃店,一直到下午2时离开,侯月志手机不断接到快餐订单,加上店内食客络绎不绝,侯月志忙得不可开交。由于顾客爆满,他不断催促厨师加快速度,同时自己上阵给送餐员递上已经打包好的外卖……饭点儿虽然忙,侯月志却安排得有条不紊。来来往往的顾客们,极少有人知道侯月志原来是名航运白领。 2021年,重点大学毕业的侯月志加入到一家全球五百强的航运企业,成为高级白领。4年后,侯月志又跳槽到另外一家大型航运公司,在那工作3年后,不安分的侯月志又跳槽进入金融领域,但他发现朝九晚五的上班模式越来越不适合自己,最后他决定辞职。 说起自己转型做“朝天锅”的经历,侯月志颇为感慨,刚决定辞职那段时间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几经比较,他想到了自己父母经营的潍坊特色小吃“朝天锅”,这个他喜欢吃,制作过程也很熟悉。“我刚开始跟家里人说要做小吃,我爸妈也不支持。”侯月志说,他不断做家人工作,终于慢慢转变了他们的观念。 如今侯月志的朝天锅店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