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外事工作努力提高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事处2006年度
工 作 总 结
外事处是我校对外交流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我校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一个服务机构。一年来,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06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我校“在外人员回(来)校短期工作暂行规定”,扎实做好在外留学人员回校短期工作;注重引进国外智力质量与效益;强化外籍教师外语教学工作;扎实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做好赴德班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外校际交流工作,深化与美国欧柏林大学的关系;注重选派骨干教师赴国外深造;做好国外留学生的工作;加强外事保密和国家安全,严防泄密和敌对势力渗透;做好“山中奖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
具体做法及经验
1.想方设法发挥在外留学人员作用,带动我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我校在改革开放初期派出去的留学生,他们现在在国外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这批人到了收获的季节。我校于2004年出台了“山西农业大学在外人员回(来)校短期工作暂行规定”,聘请在外优秀留学人员担任教授、博导、硕导,给受聘人员提供和在职人员一样的待遇。受聘人员定期、不定期地以各种形式为学校的科研、教学服务。在04年与 李新民博士、05年与王志瑞博士签订协议的基础上,2006年又与加拿大学者刘爱国博士、杨文柱博士分别签定协议,聘请他们担任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受聘任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李新民博士和王志瑞博士能认真履行与我校签定的协议,2006年回校短期工作,指导研究生做实验、写论文,给研究生讲课,与青年教师座谈,同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展合作研究。他们还通过网络把国外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传递给我校学生,把最先进的教学、科研手段、方法传授给我们学生;帮助我校教师联系与国外的合作者、合作项目,帮助我校研究生联系留学单位,指导研究生英文论文的写作。他们为我校的学术水平的提高,为我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实质性工作。
我校今年4月出台了吸引博士来校工作的有关规定,为国外归来的博士提供如下待遇:(1)工资待遇按照本人基本情况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参照学校同类人员的工资执行;(2)一次性提供安家费5万元,安排12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服务满8年后产权归个人;(3)一次性提供科研启动费30万元;(4)解决夫妻两地分居;(5)校内直接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6)为其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办公、实验条件。
我校吸引在外人员的政策,在国外留学人员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校海外校友王良民博士,为报效祖国、报效母校,毅然决然放弃了澳大利亚国籍,携妻子女儿于2006年11月回我校长期工作。
以上几位在外留学人员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校在外留学人员,目前已有十多名在外留学人员表达了愿意回校短期工作的意愿。我们正寻求一切机会和渠道,努力发挥出这批人的潜在作用。
2.注重引进国外智力质量与效益
在聘请国外短期专家来校讲学、合作科研方面,我们更加注重专家的学术水平,力求做到请来的是真正的专家。我们通过留学归国人员、在外留学人员、校际交流等渠道,或单独聘请,或与省内外兄弟院校联合聘请。2006年,来我校讲学、合作科研的外国短期专家约30人次,他们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他们在向我们传授最新知识的同时,也把最新的研究方法、手段带给了我们,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促进了我校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如我校归国人员、博士生导师、副校长王俊东教授在国外的科研合作者、南京农业大学以及我校等单位于2006年4月联合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了一个题为“国际家禽营养代谢病学术研讨会”,数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到会做了专题报告。
3.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做好赴德班的相关工作
外事处主要负责赴德班学生在校内的德语培训以及出国护照、签证等方面的工作。为了保证2005级赴德班的德语师资,我们与北京、西安、太原等地的高校联系,共聘请到4位高学历、高职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德语教师,为赴德班学员顺利通过德国方面的考试,打下了扎实的德语基础。我们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与北京和省市县公安、外事部门联系,为赴德班学员顺利拿到护照、签证创造了条件。2005级赴德班学员已全部顺利赴德国留学。06年由于各种原因,我校赴德班没有招生。我们积极克服困难,为明年招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4.保证外教聘请质量,完成好外语教学任务
由于我校地处太谷县城,受客观条件制约很大,加之给外教提供的待遇也比较低,因此,聘请一个外教相当困难,但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途径,终于聘请到6位长期外教,这些外教承担着博士、硕士、英语专业共计近100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会话、写作等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欢迎。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四级和八级通过率以及我校研究生考博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