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客为学生搭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博客为学生搭建
????????????????研究性学习的舞台
?
尴尬后的思考
?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批改作业,一成不变的工作流程,改变后会怎么样,自己没想过,更没尝试过。何况觉得新课改离着很远。但有一堂课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在备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明(二)》的“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课时,我这样设计了教学环节。1、考虑到学生对司马光有所了解,请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2、学生介绍史学家司马光(课件展示人像和生平)3、考虑到由于专业性较强,历史专业名词学生理解困难,由教师介绍什么是编年体、什么是通史、为什么用《资治通鉴》书名。4、设计“活动与探究”(1)司马光勤于编书,严谨治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2)说出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历史事件并点明现实意义。
这样的设计,既符合课程标准又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有学生的活动又有教师的讲解,还突出了这堂课的重点,自己认为比较充分完备了。但在上课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对讲述故事和介绍人物不屑一顾,教师在讲解时学生窃窃私语,对于活动与探究更是谈的头头是道,本以为出彩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作为教师觉得自己很尴尬。下课后经过交流才知道这节课所讲的活动和内容两周前语文课上已经学过了。辛辛苦苦的备课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流逝了。
反思:这一节课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备好学生”。教师的备课只注意自己的
思维和教材,而忽视了作为主要对象的学生。即使教师对教材钻研的再透彻,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更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精心组织的教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
鉴于课堂上的尴尬经历,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结
合当前开展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将其延伸到课下,搞一次创新,利用我的博客,师生共同备课,既减轻了我的备课压力,又能充分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决定用八年级《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进行共同Blog备课尝试,一方面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历史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培养。我设想:师生备课需要体现以下几点要求:
1、??学生备课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
2、??备课任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乐于参加有所收获
3、??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宜过难、过大
4、??教师要给与指导,不要偏离备课的主题
5、??尽量展示每一小组的备课成果,给与信心鼓励
6、??整个活动必须体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依据以上要求,我将这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一)宣传发动布置任务(二)学生活动组织素材(三)课堂探究成果展示(四)反思交流心得
利用大课间的时间,我把这次活动的计划告知学生,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对每组的任务具体布置。将全班36名同学自愿分为6各小组,组长自选。分别为一组歌曲收集组,负责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歌曲,并进行详细文字说明。二组文字材料收集一组,负责收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图片和材料。三组文字材料收集二组,负责收集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以及四位人物的事迹。四组探究活动设计组,结合本课设计不同于以前的两个课堂活动方案,不要超过十分钟。五组重大历史问题研究组,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并写出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我将每组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在我的博客上公布,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写入我的博客,供全班同学阅读共享。
?
几天内我的博客内容不断地增加更新,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在博客中呈现,针对学生们的问题我给予指导回答,对错误的地方给予改正并说明原因,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赞赏和肯定。一星期后,我惊异的发现,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出乎我的想象。
一组成果:歌曲《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三十多首,
二组成果有:图片的收集竟达到一百多张,有网上下载的,有报纸刊物是截图的,而且每张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三组成果有:学生依据课本提示找到的图片很具有代表性,四位人物的事迹找的也比较全面,精炼,而且小组长也进行了提炼加工。
四组成果有,组长程小梅留言说,我们开始没有好的活动创意,但是浏览同学们的收集的材料后,我们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一)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们邀请刘道光同学的爷爷接受课堂同学的提问,因为他亲身经历过,比课本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二)每年中央电视台都要举办各种年度人物评选,我们也设计一次“风云人物颁奖”,根据同学们的收集的材料设计颁奖词,由代表在课堂上宣读。(最佳科技奖,最佳创业奖,最佳公仆奖,最佳服务奖)
五组的成果:(组长留言)“研究成果保密,我们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