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发布:2015-09-08约1.08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一选: 1、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2、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A、阳光 狼 羊 绿色植物 B、绿色植物 昆虫 蛙 蛇 鹰 C、分解者 蛇 昆虫 蛙 D、细菌 羊 狼 绿色植物 3、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 ,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4、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植物 B、动物 C、病毒 D、腐生细菌和真菌 6、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池塘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寄生 8、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10、由于能量的流动形式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 A、鹰 B、青蛙 C、昆虫 D、草 11、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必须要有(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D、消费者和分解者 12、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狐狸与野兔 B、工蜂与蜂王 C、水稻与稗草 D、跳蚤与小狗 13、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 ) A、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 14、“青山绿水”与“穷山恶水”两个词,反映了下列哪项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 A、山石 B、水分 C、土壤 D、森林 15、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是( )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钙、铁、钾的无机盐 C、含氮、镁、锌的无机盐 D、含钙、磷、硼的无机盐 16、将四株大小差不多的同一种植物的幼苗,分别培养在下列液体中,能正常生长的是( ) A、糖水 B、盐水 C、土壤浸出液 D、自来水 17、一次施肥过多,会导致植物出现“烧苗”现象,原因是( ) A、根细胞吸水过多 B、根细胞失水过多 C、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 D、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 18、正确表达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 A、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B、水+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能量 C、水+氧 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 D、有机物+二氧化碳 水+氧+能量 19、正确表达光合作用的公式是( ) A、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B、水+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 C、水+氧 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 D、有机物+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