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2017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附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高三年级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屠呦呦在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极大的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获诺贝尔奖_______,可喜可贺。但是,正像许多______于科学研究的人一样,屠呦呦研究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拿奖,她知道也许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有令人______的成果,但她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研究。
A.名副其实 沉溺 惊羡 B.名副其实 沉迷 惊艳
C.实至名归 沉溺 惊艳 D.实至名归 沉迷 惊羡
2.下列各句的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许多人来说,右手比左手重要,因为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久而久之,右手的潜能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其熟练度和力量在使用中不断增强。
B.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种人格。书如其人,我们读书不光是读故事,听道理,更深一层读作者的人格,伴他同行,与其同思。
C.人类的语言与民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往往不同的语言都有共同的“祖先”,也就是若干语言因为有“亲属关系”而组成一个家族。
D.很明显,删除了上述这些修饰语后,文章句子的表达不但索然无味,顿然失去了生气和震撼力,而且作品珍惜生命的思想也变的苍白无力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我们今天的社会最缺乏的不是高、富、帅、精、明、强,最缺乏的也许是真正的精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即便他们是在最穷困的时候,也因其高贵的人生态度给周围传递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①有的人拼死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绝对自由
②真正的精英如些稀缺
③在这个喧嚣的年代,有的人咒骂和抱怨
④以至于很容易被发现
⑤真正的精英却愿意保留他人的希望与追求
⑥真正的精英却喜欢创造和改变
A.②④③⑥①⑤ B.③①②④⑥⑤ C.③⑥①⑤②④ D.①⑤③⑥②④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 《越中览古》)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3分)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8分)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