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年计生科技工作总结及2011年计生科技工作计划.doc

发布:2017-05-06约5.9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计生科技工作总结及2011年计生科技工作计划 武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2010年计生科技工作总结及2011年计生科技工作计划 我站科技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人口计生局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加快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质提速”的工作目标,以争创“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经过全站上下共同努力,计生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9月,被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是年12月,被福建省“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岗”;2010年1月,分别获得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及防治中的应用”的科研项目于2010年6月获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铜奖。现将一年来的科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阵地建设,不断优化服务环境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 按照《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要求,结合我站实际,于2009年10月,实施“改扩建计生服务大楼和新建手术楼”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约150万元,其中改扩建服务大楼投资40万元,包括大楼外墙、围墙装修、1—3层科室改造、内坪重修及庭院绿化;新建手术楼940.2m2, 投入资金约110万元。该建设项目于2010年9月全面峻工,并投入使用。该建设项目完成后,服务站面貌焕然一新,门诊与住站服务区相对分开,既能符合卫生标准,保证内部结构规范,科室布局科学合理,又能充分体现计划生育和人文关怀特色。候诊大厅、护士站、咨询服务台、药具展示自助柜的设立,大大方便了服务对象;室内外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候诊大厅、走廊、康复室等 处悬挂了温馨艺术壁画,为服务对象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 2、完善技术装备,提升科技水准。 先后投入30多万元用于更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酶标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添置空气消毒机、精子分析仪、全自动感应洗水槽、B超室监控设备等先进设备,为优质服务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添置电脑12台、打印机12台、指纹采集器、身份证识别器、服务器等信息化设备,实现技术服务信息化管理。 二、抓质量控制,确保服务质量。 以争创抓“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和“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建立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位于一体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咨询、节育技术规范、医疗文书管理、站感管理等质量控制体系,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把好“术前、术中、术后”环节质量管理关,认真落实知情同意和术后随访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检查和站感检查,落实每月一次手术室空气培养和无菌物品培养,开展每季度一次的质量分析,及时分析问题,及时整改,从而实现质量持续改进。一年来未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及节育手术并发症。今年6月顺利通过“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的评估验收。 三、坚持“以人为本”,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1、做好常规节育技术服务工作。全年共完成节育手术2681例,其中放环653例,取环418例,人流691例,药流153例,中期妊娠引产161例,男扎21例,女扎575例,放置皮埋1例,取皮埋8例,B超“双查”1100例。其中为广东、江西、上杭等边界群众提供男、女扎31例,生殖保健服务52例,并得到了边界地区干部群众的好评,为促进闽粤赣计生联谊活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大力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 积极探索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思路,倡导孕前优生筛查、补充营养素、孕前优生指导和卫生保健,强化育龄群众的优生优育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干预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今年共开展优生筛查 例,其中检出风疹病毒抗体阳性3例,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6例,对检出抗体阳性育妇进行规范诊治和优生优育指导。积极推广营养素干预工作,孕前后育妇服用斯利安叶酸片131人次,服用金斯利安复合营养素146人次,服用贝斯威复合营养素19人次。 3、开展信息咨询和术后随访服务工作。 热情接待来站服务对象,耐心细致做好术前咨询服务,全面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帮助服务对象知情选择,全年门诊咨询 人次。认真落实术后随访服务,通过热线电话、预约就诊和上门随访等形式,实现100%的术后随访服务,全面掌握节育手术对象的术后情况、手术效率及副反应等情况。 4、做好公益性服务工作,以突出公益性吸引人。 2009年以来,先后建立了“义诊服务小组”、“免费生殖健康服务小组”、“义务献血服务小组”等组织,先后深入乡村、厂矿、敬老院开展“送健康、送温暖”义诊服务3256人次;开展免费生殖健康普查2228人次,送上免费避孕药具与治疗药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