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出血和止血与血栓的检测.ppt

发布:2015-09-15约1.42万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有sFM和FDP复合物,则会有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此为阳性反应。特异性强,敏感性低。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 见于DIC早中期 阴性 见于DIC晚期、原发性纤溶及正常人。 本实验是鉴别原发和继发纤溶症的试验之一。 更正本书本次内容的主要错误 1. P294 第8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其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改为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2. P303 上图,最右列 FⅦ:C 改为 FⅧ:C 下图,最左列 FⅦ:C缺陷 改为 FⅧ:C缺陷 下图,最右列 APTT、PT异常 改为 APTT、PT正常 3. P304 表中,依K因子缺乏 改为 依赖VitK凝血因子缺乏 特殊实验 血管内皮损伤指标 TM、ET-1(内皮素-1)、TF:增高; 6-酮PGF1a减低; 血小板被激活: P-选择素(GMP-140)、TXB2:增高 凝血酶活性增高:TAT增高、AT-III减低、FPA增高、F1+2增高 纤溶酶活性降低:PAP减少 2.易栓症 AT病变:AT:A、AT-III 降低; PC病变:APC-R(活化蛋白C抵抗)、PC:A、PS:A 降低。 3. (P306)血栓性疾病检查选择 血管损伤标志物: v WF、ET-1、TM:增高,6-酮-PGF1a减低;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β-TG、PF4、TXB2、GMP-140增高; 凝血因子活化标志物: PT、APTT缩短,TF、FPA、F1+2增高,TFPI减低; 抗凝蛋白活化标志物:TAT、PCP增高; 纤溶活化标志物: PAI、PAP、FDP、D-D增高,t-PA减低。 七、(P306)DIC的实验室检查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全身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继发纤溶亢进,造成临床血栓出血综合征。DIC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危症。 ★ 筛选试验 1. PLT:100×109/L或进行性减少 注: 肝病时须<50×109/L 2. PT:比正常对照延长/缩短≥3S 3. FIB: <1.5g/L或进行性下降 注: 肝病时须<1.0g/L ★ 确诊试验 1. 3P阳性或FDP(肝病60mg/L)或D-D增多 2. TT比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 3. 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显著降低 ★ 诊断条件 1. 有诱发DIC 的基础疾病 2. 有DIC的临床表现 3. 筛选试验3项阳性或 筛选试验2项阳性加确诊试验1项阳性 附: 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DIC诊断标准 1. 有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及临床表现 2. 主要诊断指标(同时有下述指标中三项可确诊) ● PLT减少或进行性下降 ● FIB减少 ● PT延长或缩短≥3s ● 3P或FDP或D-D阳性 ● 纤溶酶原显著降低 ● AT-Ⅲ显著降低 ● Ⅷ:C<50%(肝病时必备) 八、(P307)抗凝与溶栓监测 普通肝素(uFH): APTT 1.5-2.0倍; 低分子量肝素(LMWH): 0.5-0.7AFXa IU/ml; PLT >50X109/L; AT:A 80-120%; PTR 1.5-2.0倍; INR 2.0-2.5倍(<1.5无效;>2.5出血); FIB 1.0-1.5g/L; TT 1.5-2.0倍 FDP 300~400mg/L。 思考题 1.APTT延长见于 A.ITP B.vWD C.血小板无力症 D.血友病 E.过敏性紫癜 2.APTT缩短见于 A.SLE B.DIC晚期 C.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D.重症肝病 E.VitK缺乏 3.BT延长见于 A.ITP B.v WD C.过敏性紫癜 D.血小板无力症 E.TTP 4.凝血第一阶段内、外源途径共同需要的凝血因子是 A.FVIII、IX、XI B.II、V、VII、X C.FIII、VII D.Xa、Va、Ca2+、PF3(磷脂) E.FI、II、V、VII、X 5.PT延长见于 A.SLE B.DIC晚期 C.阻塞性黄疸 D.重症肝病 E.VitK缺乏 6.DIC检测指标有哪些? 确诊条件是什么? 7.检测一期止血缺陷的指标有哪些?如何鉴别? 8.检测二期止血缺陷的指标有哪些?鉴别方法? 9.溶栓治疗需监测哪些指标?如何分析评价?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海南岛?万泉河?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