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 要: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当前的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就这一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概要论述了相关施工技术要点,分别从用料,配合比,温度,技术管理,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高层建筑的基础承台施工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后期上层建筑。高层建筑基础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最重要的是控制好下述环节。
一、混凝土用料
(一)选择水泥品种
因为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因为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比较大,截面宽厚度也比较大,聚集在结构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失,会导致混凝土内骤然升温,所以,鉴于水泥品种会影响混凝土干缩,必须选择稳定性好、低水化热的水泥(525R普通水泥等,≤25mm),切忌使用高水化热的快硬性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内不能将水泥的水化热及时释放,会引起混凝土温度分布出现差异,体积也变得不一样,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要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必须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这是相当关键的一环。
(二)粗骨料
选用粗骨料,要结合构件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选碎石一定要满足大粒径连续级配。因为骨料粒径较小时,粒径间的填充相当有限,就算级配再好,空隙率同样也会很大。如果是大粒径骨料,粒径间的空隙中就可以填充更多,这时控制好级配效果,就可以有效降低空隙率,单位体积混凝土中需要的水泥量就更少,减少了水化热的产生。所以,粗骨料因为能吸收水泥水化热,可有效化解混凝土温度变高的问题。
(三)运用外加剂,控制水灰比
使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可使得水泥水化热高峰延后,峰值降低,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温度应变。例如在混凝土中加入4%的水泥用量的缓凝减水剂,就可以完成膨胀、防水、减水、缓凝等4种功效。外加剂中的糖钙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20%的水量,可将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使初凝时间延长到5小时。减缩剂适用于干燥环境中,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四)骨料级配和含泥量
选用大粒径连续级配碎石(含量大约为65%~72%),即胶凝材料净浆与骨料的体积比(浆骨比)为28:72-35:65。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粒径小于0.315mm的砂要在15%以上,砂率要在40%左右)。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小于1%,不含有机质等杂质,禁止使用海砂等含盐量大的砂。
二、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配合比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温度升高的情况,优化配合比能有效降低温度应力,并避免混凝土开裂。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体内的温度,以便确保混凝土工程良好的质量。要在结合混凝土坍落度和设计强度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经试配优选,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将坍落度控制在8~10cm内。
三、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
在对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碎石进行洒水已达到降温的目的,自来水要先放入100m3的地下蓄水池中降温。在对主楼承台进行浇筑时,要将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下。
原料的温度要满足以下条件:
粗料应要避开日光的直射,降低骨料温度。
骨料厂的四周要铺设水管,以便使用水管喷水雾来对骨料进行降温。
通过淋水,来降低混凝土泵送设备上的温度。
四、强化技术管理
要严把原材料的检验环节,确保材料的百分百合格。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的相关要求,分工要明确,实行责任到人,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查和记录。强化对计量工作的监测,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认真妥善处理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冷缝。在交班时要做好振捣等部位的质量交底。
五、采用一次浇筑,快速成型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工程单位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基础承台的平面和混凝土整体体积都较大的实际,采用“分段施工,分层浇筑、快速推进、薄层覆面”的施工工艺,把整体承台基础划分为多个小的部分,再将每部分按厚度方向分段,确保每部分厚度一样,浇筑时要及时和集中。在每一部分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一层较薄的挂浆层,然后迅速推进一次到顶,将整体一部分承台基础施工完毕。并且在整体混凝土成型之前进行压实,减小微小裂纹的成型。要避免出现水化热,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在其内部铺设一些冷却小导管于其内部,以降低内部热量。每一部分的承台基础分三部分进行铺设,每一个阶段铺设1m厚的混凝土层。将特制Φ50mm小导管设置在每层距底部400mm,每层小导管左右间距4000mm,双向铺设,使导管系统做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