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和美国关系的浅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与周边国家和美国关系的浅析
俄罗斯
俄罗斯人血气方刚的民族情结决定了他们不会有朋友。中俄的交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与苏联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而俄罗斯又是苏联的主体。苏联解体后,冷战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于人们脑海,俄罗斯顺理成章的接受了历史的重担。俄罗斯本就是欧洲国家,我们文化迥异,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崇尚自身地大物博,文化悠久的国家来说,与存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建立深厚感情,接受不同文化,确实需要一番功夫。那么,是什么将两国绑在一起呢?对,经济的相互依靠与政治的部分交集。对俄罗斯来说,它的经济总量与它军事强国、地域大国的身份极为不协调。俄罗斯迫切需要经济总量的增长,对外武器出口成为提高GDP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中国一向是其武器订单的大宗买家,仅出于此,中俄也会找到一个适合两国共赢的平衡点。一个从社会主义阵营转向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多少残留本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它不被西方全盘接受,所以在谋求西方接受的同时,又不能彻底摆脱固有形态,而中国,就成为它在权衡二者,追寻新出路的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而且在部分国际争端中,我们又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声援,比如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日俄“千岛群岛”领土争端,在此问题中,中俄有着共同的利益。短期、中短期之内,我们还是伙伴。但“珍宝岛”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俄罗斯民族不友好的一面。无论任何人,任何民族只要不服从于它,便没有感情可言。俄罗斯民族的霸权思想必然导致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孤立地位,最终的俄罗斯只能是互为威胁的邻居。
日本、韩国、朝鲜
中国与此三个国家的国际关系,定位于二战和朝鲜战争。战后,美国驻兵日本和韩国,就已经为东北亚的不安定埋下炸弹。美国出于自身考虑,为控制日本武装力量复苏,并监视该地区的军事动向,驻兵于日本和韩国。世界的格局总是趋向于强强联合或者弱者依附于强者。该地区如果只有美国,可以相安无事;如果只有中国,可以歌舞升平。但小小的山包偏偏有两只老虎,怎可能不起事端?美国战略收缩,撤出东北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要解决与日、韩两国的矛盾,只能靠发展。只有我们超越了美国在这里的影响力,才能有机会解决问题,否则,一切都是天方夜谭。再说朝鲜,我向来不欣赏朝鲜,甚至有些鄙视。我很赞同美国对待朝鲜的看法:流氓国家。这是个做事情从来不考虑后果的国家,一意孤行,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一切的烂摊子全部留给别人收拾。我们向来把它看作同道中人,它却从来不买账,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很无奈,这是毛泽东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几个仅有的战略安全支撑点之一,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否则,为我们站岗的恐怕是手拿M16的家伙了。
南海
南海问题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且不说涉及的国家数目多,任何一个国家在实际占有岛礁的时间上都足以通过国际法律将其非法占有的他国领土合法归到麾下。中国的军事实力又不足以武力占有,我们又不能够搬到国际法庭解决。面对让人欲哭无泪的南海,我们能做的只有韬光养晦。靠双边会谈解决南海纷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我们的空军在联系空中加油,海军正在建造航空母舰。中国正直多事之秋,战争是万万不能被发起的,这些又为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新的巨大挑战。
印度、巴基斯坦
虽然印度相对落后,但印度仍然是一位不可小觑的对手。印度的综合国力不如中国,GDP约为中国的40%,军事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比如导弹射程刚刚超过5000公里,与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水平持平。印度军队有着胜于中国的浮躁之气,导致印度国防发展不平衡,先进的导弹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但小小的子弹却让人头痛,印度陆军的子弹口径繁乱导致后勤保障是很大问题,仅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7.62X54毫米、7.62X51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更有甚者,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生产子弹,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到现在为止,印度的武器还是“万国牌”,虽然这样的武器装备能保持先进的攻击力,但核心技术的低占有率和后勤保障的不可靠性,注定印度的国防力量的脆弱。以印度军队的现有能力,它只能发动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根本无力发动或维持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但是中印藏南领土争端依旧是中国的一块心病。印度同仇敌忾,并且他们的山地师的作战能力不容小视。谈到印度,不能不说的就是巴基斯坦了。巴基斯坦,我们称之为“巴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直是我们忠实的没有结盟国的盟友。“铁”即为“铁哥们”,从我们对它的称呼就可以看出它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敌对国家——印度。共同的利益让我们走到一起。印巴的领土矛盾,使得中印的领土矛盾变为次要矛盾,对中印在藏南问题保持短时间的和平起到一定作用,为中国全力解决南海、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巴基斯坦是以军方为领导集体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因对巴军售而受到美国制裁,但中国顶住压力,致使巴基斯坦的领导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