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及癌前病变之分类及诊断.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口腔癌及癌前病變之分類及診斷
台㆗榮民總㊩院
潘 超 群
㆒、各種口腔癌前病變簡介
癌前病變 (Precancerous lesion, Precancer, Premalignancy) :㆒種仍歸屬良性(非惡性的)
組織形態改變,但該等病變具較高惡性變異(malignant transformation)危險性。
癌前狀態 (Precancerous condition) :㆒種病變或患者個㆟習慣,雖不必定引發組織形態
改變,但與較高危險性病發癌前病變或癌病有所關連。
(㆒)臨床症狀與病變㈵徵
1.白斑 (Leukoplakia)
WHO :A white patch or plaque that cannot be characterized clinically or pathologically
as any other disease.
不能以臨床或病理特徵診斷為其它病變的㆒種白色斑塊或白斑該白斑所呈現的(
臨床或病理特徵不足以診斷為任何㆒種特別病變 ) 。
致病因素:菸、酒、紫外光輻射、微生物、其它長期慢性刺激等。
簡分為輕度、均勻型或非均勻型㆔類:
(1)輕度白斑 (Mild, thin or early leukoplakia) :
病變部位平滑而稍厚於鄰近正常黏膜,呈灰白色,稍透明,可能形成溝裂或皺紋圖(
㆒) 。
圖㆒、右頰黏膜輕度白斑
(2) 均勻型白斑(Homogenous or thick leukoplakia) :
稍厚於㆖述輕度白斑,呈均勻白色,表面 平滑或粗糙,觸診感覺如皮革,溝裂明
-24 -
顯且增多,多為界限清楚,亦可能與周圍之輕度白斑同時存在圖㆓( ) 。
圖㆓、舌腹部均勻型白斑
(3) 非均勻型白斑(Nonhomogenous leukoplakia) :
依表面徵象可再分為顆粒狀(Granular L.)或結節狀 (Nodular L.)白斑圖㆔、㆕( ) ;紅、
白色交雜而表面糜爛性之紅白斑 (Erythroleukoplakia or speckled leukoplakia) ,其容易
發生惡性變異圖五、六、七( ) ;以及疣狀白斑(Verruciform L.) ,其部份白斑病灶為外
生性(exophytic) ,呈尖或鈍形凸起。增殖型疣狀白斑(Proliferative Verrucous leukoplakia,
PVL)較少見,女性居多 男女比例約( 1:4) ,可自㆒般的白斑持續增長蔓延,或成疣狀
外突,並可能發生於不同部位之口腔黏膜圖八( ) 。廣泛黏膜表面粗糙且凹凸不平,後
期可能向深部增長,並侵入固有層(lamina propria) 。
圖㆔、右頰黏膜非均勻型白斑
圖㆕、左舌側結節狀非均勻型白斑
-25 -
圖五、左頰黏膜紅白斑
圖六、左頰黏膜紅白斑,紅色部分有明顯潰瘍現象
圖七、左舌側糜爛性之紅白斑,㆘緣發生潰瘍性病灶
經病理組織切片診斷為鱗狀㆖皮細胞癌
圖八、右舌側增殖型疣狀白斑 (PVL)
-26 -
2. 紅斑(Erythroplakia)
臨床或組織病特徵皆未能予以診斷為任何 ㆒種病變的紅斑塊。可能與白斑或早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