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应策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应策略
鄂尔多斯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张梦璐
【摘要】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深入课堂教学,并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推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多媒体计算机走进课堂,对于中小学生更及时、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还存在不走,但是在政策与标准化、设备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现代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教育信息化 课堂效率 低年级信息化教学成
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新媒体技术已经慢慢普及,教学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性教学向创新性教学发展,这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帝应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中小学生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让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不断增强他们学好各门学科的信心。然而,科目不同,教学信息化实施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例如,信息技术这门课,教学信息化实施较容易,因为它本身就是教授计算机知识与具体操作,学生们学习兴趣也较大。但例如语文、政治这类型的课程,信息化运用地方少,其实施就会比较困难,只有教师自己想新颖的教学方法才能尽量运用。
不过,对于年龄较低的孩子,教学信息化的运用还是很有益的,因为他们的精力集中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难以长时间维持,而多媒体计算机走进课堂教学正式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它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掌握知识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多媒体的不断融入课堂也是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向。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某些学科感到枯燥、无味、害怕,例如数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造成的,再者因为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涉及到动画、静画、声音和视频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也更为积极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某些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人物、动物来解释数量关系、区别比较会使学生们更容易、更清晰的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的传递了教学信息,将教学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帮助理解教学内涵
学生毕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只是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各科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动静皆宜,亲历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比较主动,同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充分鼓励中小学学生参加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活动技能等。(1)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网网页的制作,特别是校园网上软件资料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开发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网上的资源。(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广播与电视节目的采集、编导、录制、播出、评价、反馈与改进过程。(3)组织学生开展信息化讨论、策划信息化宣传、撰写信息化文章,既可普及信息理论,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
五、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应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相结合。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而且能使之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