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和营养高级别专家小组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报告1摘要概要.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粮食安全和营养高级别专家小组
《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
1
报告 摘要
概要和建议
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所需的许多资源已经捉襟见肘,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气候变化将使克服这些挑战的任务更为艰巨,因为它将降低大多数现有粮食系统的
生产力并损及本已易受粮食不安全影响的民众的生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
判在坎昆确定了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2 ℃的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国
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日渐降低。如果围绕全球气候政策的谈判失败,不能排
除到本世纪末气温升高4 ℃左右的情况发生,而这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较
高排放量设想的最乐观估计。虽然有人可能从中受益,但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
某些区域民众的影响将大于其他区域。此外,还存在变率幅度和极端事件增加的概
率,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国际层面风险管理的意义甚至比目前还要重大。
人口增长的趋势将持续到 2050 年,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速度。这些
变化大多将发生在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不少国家很可能将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其结果是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迅速提高。旨在提高生物燃料在能源消费中占比
的政府政策也增加了对我们共同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能力的挑战。
当前的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GHG )的后果。根据政府间气候变
化专门委员会的观点,20 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大部分很可能是由人类活
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浓度提高所造成的。农业活动,包括森林砍伐和其他形式的土地
用途转换产生的间接影响,约占到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总潜能的三分
之一,因此减少农业的直接和间接排放是加大力度减缓气候变化速度方面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
1 高专组,2012年。《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粮食安全和营养高级别专家小组的报告,
2012年罗马。报告全文免费查阅,可见:/cfs/cfs -hlpe 。
1/14
主要观点
1. 粮食安全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首先体现在单个农户层面,表现为对植物和动物及
其管理系统的生物物理影响。这些影响直接改变着农村的生计状况,也间接改变着
城镇地区的生计状况。国际市场能够把气候变化的效应传导至其他地方并能通过撬
动国内价格和生计的方式对局部粮食安全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 气候变化对植物、动物和自然系统的影响方式多种多样。气温和降雨格局的变化
可能对农业生产力产生较大影响。平均气温的效应十分重要,但也存在其他的气温
效应。总体而言,有关气候变化对作物、牲畜和鱼类病虫害的影响我们知之甚少,
但这些影响可能十分重大。在今后数十年中,气候变化将造成对许多农业和水生系
统中动物和植物的多重压力。关于这些压力将如何共同发挥作用仍有大量问题有待
了解。降水失常已经对大量农村家庭的生计和生产产生了影响,预计在气候变化的
背景下降水失常的问题将愈发严重。
3. 要了解特定个人、家庭或社区在粮食不安全风险方面存在差异(即便他们处于同
一个地理区域)的原因,就必须采取社会脆弱性的视角。对粮食不安全的脆弱性既
来自生物物理原因也来自社会经济原因,对营养和生计也都将产生影响。原本已经
存在脆弱性状况使得贫困人口更易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随着气候变化的加
剧,社会、经济和农业环境状况可能变得更加严峻。
4. 贫困者和其他弱势群体很可能受到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不安全的严重威胁。谁是
贫困者?贫困者是那些拥有资产甚少且创收潜力低的人群。他们包括农村的小规模
经营者和没有土地的人以及边缘化少数民族和土著人群。目前他们很可能是生活在
农村地区,其中女性和儿童占很大比例,但城市贫困的比重正在提高,而且贫困者
的城市化速度高于总人口的城市化速度。从地域角度看,绝大多数贫困者生活在两
个区域——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南亚——这两个区域气候变化可能表现得尤为显
著。但据称即便是在最富裕的国家也存在粮食不安全现象,而且可能存在这种情
况,即造成不平等现象加剧的发展路径会忽视边缘化群体,或引起环境的退化,从
而使今后有更多的民众易于因气候变化而陷入粮食不安全。小农和没有土地的体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