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医学寄生虫学总论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感染阶段 ( infective stage) 寄生虫侵入人体能继 续发育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如肺吸虫囊蚴 《2011年世界疟疾报告》:2010年,在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及地区共发现约2.16亿疟疾病例,65.5万例疟疾死亡病例,其中81%的病例和91%的死亡病例出现在非洲,86%的死亡病例是5岁以下儿童。在非洲,20%-40%的门诊病人和10%-15%的住院病人是因为疟疾;严重疟疾并发疟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为10%-30%。我国解放初期年发病人数约3000万,2005年3.99万,2009年1.45万例;恶性疟原发病例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两省,前几年安徽省、河南省间日疟病例较多;其它省多为输入性病例(如浙江)。 全球感染血吸虫的人数达2亿,每年死亡人数1.4万。我国解放初期血吸虫感染者1160万,2010年感染人数降至约32.58万。先后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等省、市、自治区消灭了血吸虫病。目前,全国血吸虫病疫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个湖区省及四川、云南2个省的部分山区。 “胡锦涛总书记批示指出,做好血防工作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摘自《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 2004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血防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5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011年7月 ,教育部发预警要求防控中小学急性血吸虫病感染。 鮣 鱼 海葵与寄居蟹 体外寄生虫(蚊) 体内寄生虫 (钩虫) 钩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壁 钩虫幼虫在人体肺组织内移行 直接发育型生活史 蜱 脑型疟 严重贫血 脾肿大 先天性弓形虫病 (婴儿肠管外露) 先天性弓形虫病 (无脑婴儿) 福寿螺(苹果螺) 褐云玛瑙螺 蛞蝓 链状带绦虫 和 肥胖带绦虫 Taenia solium and Taenia saginata 主讲教师:梁韶晖 副教授 医学寄生虫学 总 论 一.概述(概念、危害) 二.寄生虫生物学 三.寄生虫和宿主的相互关系 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一篇 总论 一.医学寄生虫学概述 (一)医学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及其与人体和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是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研究对象:人体寄生虫 研究内容: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史、 与疾病关系、实验诊断、流行病学 和防治原则。 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盘尾丝虫病(onchocerciasis)、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美洲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 (1956年提出)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新情况:食源性寄生虫病、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 (二)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控制传染性疾病始终是TDR (The Special Program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Tropical Diseases,1975)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若干重大寄生虫病被明确地列为主要目标疾病。 TDR主页:/tdr 广州管圆线虫病; 食殇(国内食品安全 第一人艰辛控诉)(杨仿仿) 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 二.寄生虫的生物学 (一)寄生现象 两种生物间共同生活的三种方式:1.互利共生(mutualism):双方互相依赖、均能获益。 如:牛与纤毛虫。2.偏利共生(commensalism):一方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 不受害。如:人与齿龈阿米巴。 3.寄生(parasitism):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如人与蛔虫 受益的一方称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宿主(host)。 寄生虫(parasite) 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多细 胞的无脊椎动物 (二)寄生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