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年报关员考试第五章第四节知识点及课后考题详解.doc

发布:2016-06-25约5.8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进出口税费   第四节进出口税费的计算   本章学习要点:   掌握从价税税款的计算   掌握从量税税款的计算   掌握出口关税税款的计算   掌握滞纳金的计算   1.海关征收的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消费税、船舶吨税、滞纳金等税费一律以人民币计征,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起。   完税价格、税额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至分,   2.成交价格及有关费用以外币计价的,先按货物适用税率之日所适用的计征汇率折合人民币计算完税价格。   3.海关每月使用的计征汇率为上一个月第三个星期三(假日则顺延至第四个星期三)中国人民银行外汇折算价,元后用四舍五入法   保留4位小数。   典型试题:   (2007多选)下列税费中,不足人民币50元免予征收的是:   A.滞纳金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答案:ABCD   一、进出口关税税款的计算   (一)进口关税税款的计算   1.从价关税(掌握)   (1)计算公式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进口从价格税税率   减税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进口货物完税价格×减按进口关税税率   (2)计算程序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即确定货物的CIF报价)   第二步:根据汇率适用原则将外币计算为人民币   第三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3)计算实例   实例一:   国内某公司向香港购进日本皇冠轿车10辆,成交价格合计为FOB香港120,000.00美元,实际支付运费5,000美元,   保险费800美元。已知该轿车的汽缸容量2000cc,适用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为1美元=人民币6.8396元,   计算应征进口关税。(原产国日本适用最惠国税率25%;)   计算方法: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即确定货物的CIF报价)   审定完税价格为125,800美元(120,000.00美元+5,000美元+800美元);   第二步:根据汇率适用原则将外币计算为人民币   将外币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为860,421.68元;   第三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法定进口关税税率   =860,421.68×25%   =215,105.42(元)   实例二:   国内某远洋渔业企业向美国购进国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柴油船用发动机2台,成交价格合计为CIF境内目的地口岸   680,000.00美元。经批准该发动机进口关税税率减按1%计征。已知适用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为1美元=人民币6.8396元,   计算应征进口关税。(原产国美国适用最惠国5%,减按1%计征)   计算方法: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即确定货物的CIF报价)   审定CIF价格为680,000美元;   第二步:根据汇率适用原则将外币计算为人民币   将外币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为4650928.00元;   第三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减按进口关税税率   =4650928.00×1%   =46509.28(元)   2.从量关税(掌握)   (1)计算公式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   (2)计算程序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实际进口数量,如果进口计量单位与计税的单位不同,应该进行换算   第二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3)计算实例   实例三:   国内某公司从香港购进原产日本柯达彩色胶卷50,400卷(宽度35毫米,长度不超2米),成交价格合计为CIF境内某口岸10.00   港币/卷,已知适用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为1港币=人民币0.8815元;以规定单位换算表折算,规格“135/36”1卷=0.05775平方米,   计算应征进口关税。(原产地日本适用最惠国税率26元/平方米)   计算方法: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实际进口数量,如果进口计量单位与计税的单位不同,应该进行换算   确定其实际进口量50,400卷×0.05775平方米/卷=2,910.6平方米;   第二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   =2,910.6平方米×26元/平方米   =75675.60(元)   典型试题:   (2006单选)某公司从香港购买一批日本产富士彩色胶卷8000卷(宽度35㎜,长度2m之内,),成交价格为CIF上海HKD12/卷。设外汇折算价为1港元=1.2元人民币,以上规格胶卷0.05平方米/卷。该批商品的最惠国税率为30元人民币/平方米,计算应征进口关税税额为:   A.115200元   B.34560元   C.16800元   D.12000元   答案:D   3.复合关税(了解)   (1)计算公式:应征进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