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 第2节 食品安全的评估学业达标测评 中图版选修1.doc

发布:2017-03-04约2.8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 第2节 食品安全的评估学业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凡是能在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下列结构和物质中乳酸菌具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核 ③线粒体 ④核糖体 ⑤DNA ⑥染色体 ⑦纤维素和果胶 A.①②④⑤⑦     B.①④⑥⑦ C.①④⑤⑥ D.①④⑤ 【解析】 乳酸菌属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有DNA,DNA主要位于拟核内,细胞质中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答案】 D 2.有关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随尿液全部排出 B.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 C.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D.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亚硝酸盐知识的识记。研究表明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量达某一数值后才会致病。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其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答案】 C 3.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作食品添加剂,可多加 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易变成亚硝胺 D.水煮的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 【解析】 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在土壤、水、鱼、谷、绿色蔬菜中都有;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浓度会越大,含量不会减少;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但量多会使人中毒;亚硝酸盐在动物和人体胃内酸性环境中,在硫氰酸盐的催化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 【答案】 C 4.小李学做泡菜,因听人说泡菜腌制时间长时,菜会变软,口感不好。于是将自己刚封坛三天的泡菜取出食用。下列对他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A.不能食用,继续腌制到十天以上 B.用清水洗净才能食用 C.封坛三天泡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不可食用 D.泡菜制作前要洗净,腌制时间要达到十天 【解析】 泡菜腌制初期3~4天,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能食用。 【答案】 B 5.下列是泡菜制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图,正确的是(  ) 【解析】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先增多后减少,如图C所示。 【答案】 C 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又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个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以减小实验误差,A正确;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B正确;尿素分解菌的氮源是尿素,其他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就不能生长,所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以筛选尿素分解菌,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D错误。 【答案】 D 7.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近年来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但浙江曾在某次抽查时发现,主要产自马来西来的3万余盏血燕亚硝酸盐最高超标350多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 B.“血燕”中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 C.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 D.“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越多与对氨基苯磺酸及N-1-萘乙基乙二胺反应后颜色越深 【解析】 少量亚硝酸盐可随尿液排出,过量可引起中毒,甚至使人死亡;长期在人体内蓄积,亚硝酸盐可转化为对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答案】 B 8.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由于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乳酸菌发酵原理的掌握。乳酸菌是厌氧生活的细菌,在有氧时它的发酵过程受到抑制,氧气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时需氧型微生物分解泡菜的有机物而使泡菜腐烂。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1)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溶液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