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称职的「社会创业家」--成功,从家庭教育开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7/12
1
做稱職的「社會創業家」
--成功,從家庭教育開始
1
余宗澤 Charles Yu
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方舟七山教練培訓聯盟召集人
台北市立萬華社區大學校長
2016-07-05
一:要能「行善」、且「防惡」
做稱職的「社會創業家」
1) 行善:要為「不特定的第三者」謀福利
2) 防惡:防止「不特定的第三者」受傷害
3)「心理認知」的「鐘擺Pendulum現象」:
--如果人心理覺得不安全:
就會-戰(Fight),或-逃(Flight)
自我保護-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已
也可能走向極端--殺人,或--自殺
4)「教育」可能的「努力/效果」—去行善、能防惡:
--只要能回到『安全情境』就能引出『最好的自已』,
而可以『防惡』、並能增加『行善』的『動機與能力』
2
2016/7/12
2
二、「慈善」與「教育」
1)「救急、救窮」、「給魚、給釣竿」
.慈善—救急、給魚
.教育—救窮、給釣竿
2)「回到安全情境」--
.才能「感受愛(防惡)」與「付出愛(行善)」
.人的心理需求--我可愛嗎?/我有用嗎?
.人的深層需求--要被對方無條件的接納/
要在對方的心中居首位
3) 目標--透過「 『優質』教育」以及「慈善『創新』 」
來建立「『安全』、『可持續發展』之環境」
共創美好的「『和諧』社會」。
3
三、行善--從「家庭教育」開始
1)?「18月之前」與「18歲之後」:
所有的『親子關係』都是『人際關係』,
所有的『親子關係』都是『愛情關係』。
2)「成功/有效的學習」 從「家庭教育開始」--
在「18歲之前」與「重要關係他人的互動」
就幾乎能大致決定。
3) 稱職的「社會創業家」需培養的4種能力—
概念化的能力(IQ)—左腦
與人連結的能力(EQ)—右腦
自我教練的能力(LQ)—處理投射、移情
領導團隊的能力(GD)—團體動力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