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痔的健康教育_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7-01-24约3.64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痔的健康教育(一) 肛肠科:杨少华 痔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习惯称为痔疮。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发病率约50%。男女均可得病,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疾病原因 1、人类直立行走的解剖学原因;2、遗传关系;3、职业关系:如久蹲或久坐;4、肛门静脉压力增高:如肝硬变,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5、腹内压力增加:如因腹内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或蹲厕过久等。 疾病表现 痔一般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3类。 1、内痔分为4期:第一期:于排便时出现带血、滴血或喷血现象,无明显自觉症状;第二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喷血,并且有物(内痔)突出肛门外,便后脱出物可自行缩回;第三期:大便时有物(内痔)突出肛门外,或在劳累较甚、步行过久、甚至咳嗽时突出,不能自行缩回,必须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后方可缩回;第四期:突出后不能托回,可伴有肛门部疼痛、出血等。 2、外痔:包括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赘皮外痔、炎性外痔。 3、混合痔: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 痔的五大临床表现 1.便血:便血内痔早期主要症状,喷射状或点滴出血,血色鲜红,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 2.黏液外溢:直肠粘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产生炎性渗出,使分泌物增多,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可随时流出,使肛门皮肤经常受刺激而发生湿疹、瘙痒。 3.痔块脱垂 混合痔的晚期症状表现为痔块脱垂,大多数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由晚期痔体逐渐增大,渐渐的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症状轻者只在大便时才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稍增大时,痔块便能脱出,回复比较困难,无法参加体力劳动。 4.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崁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5.瘙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常见证型 1.风伤肠络: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黄,脉浮数。 2.湿热下注: 便血色鲜,量较多,肛门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滑。 3.气滞血瘀: 肛门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形成或水肿,触痛明显,舌暗红,苔白,脉弦。 4.脾虚气陷:肛门下坠感,痔核脱出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手术日晨灌肠,排空大便,灌肠时注意选择较细的肛管,插入部分应涂抹充分的润滑油,灌肠后洗净肛门。 手术前1天 进食少渣饮食如面条、稀饭等。手术当日进流质饮食如蛋汤、米汤、稀饭等。不宜吃牛奶、豆类、糖类及含油脂较多的汤汁,以便控制患者在术后1~2天内不排便,利于伤口愈合。 术后饮食护理 手术6小时后可进食少量的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进流质食物,第2~3天可进普食。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和营养补偿,指导患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蕉、菠菜、鱼汤等易消化少脂食物,但不能饱餐,并鼓励患者按时排便。术后7~10天,正值结扎线脱落期,嘱患者适当运动,不宜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精、细、软为主,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蒜、牛羊肉等,以免粪便过多次数频繁或过硬而导致切口继发出血、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鼓励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忌烟、酒、辛辣等刺激之品,中药茶饮帮助康复,如:玫瑰、枸杞、菊花、当归、黄芪等。 1.风伤肠络:饮食应清热凉血润肠,可选用荸荠、胡萝卜、无花果炖猪肉等。 2.湿热下注:饮食应清热利湿之品,应选用绿豆、黄瓜、苦瓜、马齿苋炒绿豆芽、冬瓜荷叶汤等。 3.气滞血瘀:饮食应理气活血,应选用苦瓜、番茄、松仁、核桃仁、田七炖乌鸡汤,田七瘦肉汤等。 4.脾虚气陷:饮食应补中益气之品,应选用鲫鱼、猪瘦肉、牛奶、大枣、鸡肉,也可用桂园莲子粥及无花果瘦肉汤等。 术后排尿困难的护理 痔疮手术后当日或第二日,多因麻醉影响,手术刺激,伤口疼痛或敷料压迫,引起反射性膀胱颈部括约肌疼痛、痉挛致术后排尿困难。此类患者应饮浓茶或糖开水使尿量增多,刺激膀胱,增强尿意,也可放松压迫伤口的敷料,促使排尿。仍不能排尿者,遵医嘱给予导尿。 痔的健康教育(二) 肛肠科:杨少华 术后排便护理 术后便秘易发生,一般与患者害怕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出血有关,手术当天和术后第一天不宜排大便,术后第二天早晨排便,以后养成每日早晨排便的习惯,便后中药熏洗。 术后3日尚无便意者,1.饮食宜清淡,选择膳食纤维丰富食物,如燕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