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指南者法律援助公益项目企划书.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项目概况“法律指南者”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校友联合发起,与律师援助团合作成立的公益法律援助组织,旨在向社会民众提供免费、优质、实用的法律援助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法律指南者”的宗旨是:做值得信赖的公益。“法律指南者”的发展目标是:“法律指南者”logo设计采用英文Legal Aid的首字母L和A,融合成一个字母A,象征公益法律援助一样能提供A等级的专业法律服务,远看像一个等边三角形,象征着“法律指南者”公益组织的稳定性,也希冀律师与被援助者之间的信任关系。Logo右半边字母A的颜色采用灰色象征着法律的实践环境,logo左半边字母L的颜色采用红色象征着公益参与者的热情和信心。该logo由复旦大学学生设计。二、行业及市场(一)法律援助现状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法律援助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将“建立法律援助体系”确定为“十五”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实施和“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中国”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但目前法律援助仍面临以下问题:大量需求无法满足 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起诉到法院的诉讼案件超过50万件,非诉讼案件无法统计,涉诉人口超过200万;其中,大量案件由于没有专业法律工作者的介入,而导致纠纷处理结果与事实相悖,当事人无法理解,产生大量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老百姓对免费、权威、实用的法律咨询有迫切的需求。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普遍偏低目前,提供公益援助的律师以刚入行的新晋律师及无律师资格证的法律工作者为主,其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无法满足当事人的迫切需求,入行较早的资深律师经验丰富,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权威实用的法律咨询,但对公益法律咨询兴趣不高、有心无力。治标不治本脱离真实材料,当事人描述完问题后,律师能做的就是简单的回答,当事人眼中比天大的事情,被律师“三言两语”就给打发,心中自然无比失望,另外,由于律师没有精力跟进后续法律程序,咨询的效果近似于无,无法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法律援助条件《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个人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具备的条件是:(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法律帮助;(2)受援人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部分或全部法律服务费用。其中,农村的属社会救济对象;城镇的其家庭成员收入不超过市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且无其他经济来源。(3)申请事项符合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所谓受案范围《法律援助条例》第二章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7)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8)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9)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10)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1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三、活动形式(一)线上1.推送实用法律信息“法律指南者”拥有微信和微博两条线上渠道。目前,微信平台关注数达2000多,微博也有1000余名粉丝。团队在微信和微博上同时推送实用法律信息,其内容既有交叉,又有不同。2. 提供线上咨询想要咨询的社会民众可给微信平台留言或是给微博发送私信,“法律指南者”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解答回复。若因为网络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迅速回复,“法律指南者”建议咨询者进行电话咨询。(二)线下1.调查问卷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志愿者赴指定区域、街道进行实地访谈,对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了解大家对于法律援助的认知现状、大众的法律需求等信息,为法律援助的开展提供参考性资料,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法律指南者”的知名度。2. 电话咨询“法律指南者”开放了咨询热线188-1656-0752.3.现场咨询“法律指南者”长期提供现场咨询服务。每周六上午9:30-11:30,“法律指南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