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燃料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doc

发布:2018-10-09约5.6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燃料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 要:生物质燃料包括各种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以及各种有机垃圾等。其液化技术主要包括生化法生产燃料乙醇和热化学法生产生物质油等。本文对目前主要的液化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讨论了各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各种工艺的开发重点方向,以期降低生物质燃料液化技术的生产成本,提高与化石燃料的竞争力。   关键词:生物质;燃料;液化;进展;   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液体燃料的不足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能源与经济安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2006年进口原油已达5000万t,占总量40%。因此,国家提出了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发展规划[1-2]。生物质燃料是惟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不仅能够弥补化石燃料的不足,而且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生物质燃料包括各种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以及各种有机垃圾等。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理论年产量为50亿t左右,发展生物质液化替代化石燃料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目前生物质液化还处于研究、开发及示范阶段。从工艺上,生物质液化又可分为生化法和热化学法。生化法主要是指采用水解、发酵等手段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热化学法主要包括快速热解液化和加压催化液化等[3-8] 。本文主要介绍生物质燃料液化制取液体燃料的技术与研究进展。   一、生化法生产燃料乙醇   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有能源农作物、剩余粮食和农作物秸秆等。美国和巴西分别用本国生产的玉米和甘蔗大量生产乙醇作为车用燃料。从1975年以来,巴西为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开展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燃料乙醇开发计划,到1991年燃料乙醇产量已达130亿L。美国自1991年以来,为维持每年50亿L的玉米制乙醇产量,政府每年要付出7亿美元的巨额补贴[2,3,8]。利用粮食等淀粉质原料生产乙醇是工艺很成熟的传统技术。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虽然成本高,价格上对石油燃料没有竞争力。虽然我国政府于2002年制定了以陈化粮生产燃料乙醇的政策,将燃料乙醇按一定比例加到汽油中作为汽车燃料,已在河南和吉林两省示范。然而我国剩余粮食即使按大丰收时的3000万t全部转化为乙醇来算,可生产1000万t乙醇,也只有2000年原油缺口的1/10;而且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粮食很难出现大量剩余。2007年以来,粮食价格高涨,给国家的安定带来威胁,因此,在我国非粮生物质燃料才是唯一可靠的生物质能源。   从原料供给及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来看,用含纤维素较高的农林废弃物生产乙醇是比较理想的工艺路线。生物质制燃料乙醇即把木质纤维素水解制取葡萄糖,然后将葡萄糖发酵生成燃料乙醇的技术。我国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比如武汉理工大学开展了农林废弃物真菌分解-碱溶热解-厌氧发酵工艺的研究,转化率在70%以上[9]。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国家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纤维素生物酶分解固态发酵糖化乙醇的研究,为纤维素乙醇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10]。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为代表的研究者,近年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能发酵五碳糖的酵母菌种,开发了同时糖化发酵工艺,并建成了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试工厂,但由于关键技术未有突破,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11-13]。纤维素制乙醇技术如果能够取得技术突破,在未来几十年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生物质燃料热化学法生产生物质油   生物质燃料热化学法生产生物质油技术根据其原理主要可分为加压液化和快速热解液化。   (一)生物质燃料快速热解液化   生物质燃料快速热解液化是在传统裂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相对与传统裂解,它采用超高加热速率(102-104K/s),超短产物停留时间(0.2-3s)及适中的裂解温度,使生物质中的有机高聚物分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迅速断裂为短链分子,使焦炭和产物气降到最低限度,从而最大限度获得液体产品。这种液体产品被称为生物质油(bio-oil),为棕黑色黏性液体,热值达20-22MJ/kg,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也可经精制成为化石燃料的替代物。因此,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逐渐减少,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自1980年以来,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成为最有开发潜力的生物质液化技术之一。国际能源署组织了美国、加拿大、芬兰、意大利、瑞典、英国等国的10多个研究小组进行了10余年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重点对该过程的发展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参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进行了调研,认为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比其他技术可获得更多的能源和更大的效益[14]。   世界各国通过反应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