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力试验检测方案及费用预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节市招商花园城8、9#楼基桩承载力试验检测方案及费用预算贵州渝宏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9月1 工程概况拟建毕节市招商花园城位于毕节市行政中心对面,杜鹃花路西面,据杜鹃花路约20m,交通便利。8、9#楼位于招商花园城D区, D区建设场地范围内楼层高均为1+32层,无地下室,±0.00高程为1510.20m。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设计拟采用桩基础,最大柱荷载为20000KN/柱。2场地地质情况a、素填土(Qml):人工回填,粘土混泥质白云岩,灰岩、白云岩碎块,粗颗粒占15%至30%。粒径在0.2至1.2米,结构松散,厚度为0.5至6.2米之间,平均厚度2.7米,场区局部地方有分布。b、红粘土单元(Q4el+dl):黄褐色,黄色,浅黄色,为碳酸盐类岩石风化残坡积而成的粘土,土质较均匀,细腻,结构致密见铁锰质结核及细脉,局部含有少量的风化石颗粒,具上硬下软的特点,在场区分布连续,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2.2—1按其含水比, 从上而下可以分为硬塑状(Ⅰ)、可塑状(Ⅱ)及软塑状(Ⅲ)。(Ⅰ)、硬塑红粘土:土裂隙较发育,呈块状结构,土层厚度在3.5至7.8米之间,平均厚度在5.5米左右,场区局部地方有分布。(Ⅱ)、可塑红粘土:分布于硬塑红粘土之下,场内大部分区域直接出露,场均分布,土层厚度在2.0至17.1米之间,平均厚度在8.8米左右。(Ⅲ)、软塑红粘土:分布于可塑红粘土之下,主要分布在溶沟溶槽及溶洞、裂隙内,场区内仅局部有分布,土层厚度在0.6至9.2米之间,平均厚度在3.2米左右。c、强风化泥质白云岩和中风化泥质白云岩单元。3 试验目的及试验依据3.1试验目的根据现场地质资料,场区内岩石多属软质岩石,为确定场地桩端阻力及侧阻力,我公司拟对该场地基桩进行静力载荷试验,给出桩基础的端阻力和侧阻力标准值。为该建筑基础设计做到科学,经济、安全提供依据和佐证。3.2试验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4 试验检测方法4.1 单桩承载力4.1.1试验设备和装置(见图4.图4.1 静力荷载测试系统示意图A.观测记录设备本次试验采用国内先进的JCQ—503型静力荷载测试仪,该仪器可以自动加载和自动观测记录。B.反力装置试验可采用平台堆载作为反力装置,平台堆载以两根特制工字钢为主梁,多根工字钢作次梁搭成一长9m宽6m的堆载平台,其上均匀堆置压重荷载,根勘察单位提供数据(强风化泥质白云岩极限侧阻力qsir=190Kpa,中风化泥质白云岩极限侧阻力qsir=602Kpa,中风化泥质白云岩极限端阻力qpr=6000Kpa),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为4600 kN (桩径900mm),故堆载量大于5000C.加载系统加载系统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高压油泵、油压千斤顶、压力传感器等组成,压板为900mm直径的圆形铁板。4.荷载分级本次试验,最大加载量预估为4600kN,首级加载量为预估加载量的2/10,其后,每次加载增量为预估最大加载量的1/10,卸载量为加载量的二倍。竖向位移(沉降量)测读采样时间慢速维持荷载法观测a.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b.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每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由三次或三次以上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c.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d.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5、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5、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4.a.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c.已达加载反力装置的最大加载量。d.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e.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f.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4.a.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b.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c.出现第4.1.d.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