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章 鱼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讲义学生版 2011谭肖英
第二章 鱼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第一节 鱼类的摄食
1.食欲的调节:食欲调节中枢在视丘脑下部,具有抑制和促进摄食两个部分
2.摄食过程
注意讲解食物形状、动态、色泽及声音对鱼类摄食刺激的影响。举实例说明
注意讲解食物形状、动态、色泽及声音对鱼类摄食刺激的影响。举实例说明
注注意意讲讲解解食食物物形形状状、、动动态态、、色色泽泽及及声声音音对对鱼鱼类类摄摄食食刺刺激激的的影影响响。。举举实实例例说说明明
3.摄食刺激
摄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括机体运动、口腔活动、肠胃内分泌系统的调动,又包括各种刺激对鱼
体、口腔、胃肠等器官组织的作用。
鱼类本身食欲的调节机制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
3.1内在因素(endogenous factor):
� 消化道的充盈程度(饥饿或饱食等)
� 新陈代谢的因素:如消化酶的活性、血液代谢物的浓度、日夜节律性的生理活性(鱼类的摄食
节律)
�
� 内分泌的调节:如基础代谢的能量水平、消化酶活性的调节,存在摄食节律:附:摄食节律
��
(feeding rhythm) :指摄食活动的节奏,什么时候吃。鱼类的摄食节律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对光照、
温度、溶氧、饵料等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动的一种主动适应,是一种“内源节律”或称为“生理节律”。摄
食节律是摄食行为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鱼类的摄食活动表现出特定的节律,这是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
主动适应。
A.昼夜节律:
� 黄鳝白天潜伏洞中,夜间取食物。
� 许多鱼类在早晨或黄昏取食活动旺盛。
B.季节节律——温度的影响。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饵料消化越快,摄食量也随之增加。
� 温度 —代谢—行为
� 5 – 10月取食活动旺盛。
� 冬季许多鱼类不进食
C.饱食节律
� 吃饱一顿之后有一间隙期。
1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讲义学生版 2011谭肖英
3.2外在因素(exogenous factor) 通过内在因素影响食欲
3.2.1 溶氧与水温:许多报告显示,溶氧与水温变动导致食欲减退,且持续时间愈长,食欲恢复也愈
慢。
3.2.2 氨及其他水质成分:养殖密度高,鱼体排泄物及无氧分解产物增加,均会导致干扰养殖鱼类的
新陈代谢,甚至抑制食欲,降低摄食。
3.2.3个体间的行为:个体大小悬殊,会产生攻击行为,影响鱼体食欲,而改变其摄食行为。
3.2.4 操作处理:养殖过程中,因疾病或因注射激素等干扰,或其他必要的捕捞等作业程序均会造成鱼
体产生惊吓反应,导致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
4、鱼类的摄食类型
4.1 按食物组成分类
4.1.1植物食性:
� 高等水生植物, 如草鱼、团头鲂
� 浮游植物、底栖藻类。如鲢、遮目鱼、鲻
4.1.2 动物食性
� 凶猛肉食性,以鱼为主,如 鳡 、狗鱼、鳜、带鱼、 鰤 鱼。而 噬 人 鲨除食鱼外,
还袭 击哺乳动物、人。
� 温和肉食性,以无脊锥动物为主,如青鱼(螺、蚬)、黄颡鱼(虾)、胭脂鱼(水生昆
虫幼体、水蚯蚓)、中华鲟(水生昆虫幼虫、软体动物、虾、蟹、小鱼)、鳙、鲥(浮
游动物)、鲸鲨、姥鲨(浮游甲壳类、枪乌贼等)。
4.1.3杂食性:兼食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主要见于淡水鱼,如鲤偏重动物性,鲫偏重于植物性。
4.1.4碎屑食性:以水底部有机碎屑和夹杂其中的微小生物为主食,如鲮鱼、罗非鱼、 鰶 等。
4.2按摄食行为分类:
4.2.1滤食型摄食行为:鲢、鳙
4.2.2吞咽型:草鱼、青鱼、鲫鱼
4.2.3钻食型:鳗鱼
4.2.4撕咬型:凶猛性鱼类,
4.2.5抱食型:虾类
4.2.6蚕食型:鲍,片状饲料
5.鱼类摄食量及其影响因素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