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诊断学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 论 诊断学 (diagnostics) 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医家格言“没有正确的诊断, 就没有正确的治疗”。 学习诊断学很重要。诊断(diannosis)就是把调查的材料(无论是问诊、体检,还是实验室及各种辅助检查取得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诊断的过程即是认识疾病客观规律的过程。 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2 “一元论”原则 3 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 4 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后考虑功能性疾病 5 首先考虑可治的疾病,以便及早予以恰当的处理 6 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尤其急诊重症病例) 诊断学的内容: 1 病史采集(history talking) 即问诊(inquiry) 2 症状(symptom)和体征(sign) 症状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症状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 3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4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 5 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等。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 定义: 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 查体的器具: 必要的(necessary)和选择性的(selectivity) ·查体的注意事项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五种: 视诊、 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基 本 检 查 法 视诊(inspection) 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可观察患者一般状态和许多全身性的体征。 触诊(palpation) 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应用的范围很广,其中以腹部的触诊尤为重要。多用指腹和掌指关节部掌面进行触诊。 浅部触诊法 (light palpation) 1 方法: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可触及的深度为1厘米。 2 适用范围:体表浅在病变、 关节 、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 、静脉 、神经等。腹部检查时更为有用,如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的检查。深部触诊法 (deep palpation) 由浅入深,深度在2厘米以上,可达4-5厘米。适用范围:诊察腹部异常包块和腹内脏器大小等病变。 1 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 slipping palpation) 右手并拢的二、三、四指平放在腹壁上 适用范围:腹腔深部包块 2 双手触诊法 (bimanual palpation ) 适用范围:肝脏、脾脏、肾脏 3 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适用范围:确定腹腔压痛点或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 4 冲击触诊法 (ballottement) 适用范围:仅用于大量腹水患者肝脾的触诊。 叩 诊 (percussion) 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叩诊在胸腹部检查方面很重要。 叩诊方法: 1 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