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蒸发器喷淋系统检修.doc

发布:2018-03-01约3.6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双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蒸发器喷淋系统检修 中央垂NGYANGKONGTtAO制冷?室稠维修 双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蒸发器喷淋系统检修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目前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发展,特别 是用于空调的溴冷机,已从工厂扩展到宾馆,饭店,医院,影剧 院,体育馆和办公大楼等部门.溴冷机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是由 于它具有运动平稳,噪音低,能量调节范围广,维护操作简便等 一 系列优点,更为主要的是:除可利用蒸汽,热水等热能外,还可 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太阳能,地热等品位能源为动力. 在当前国际禁用氟里昂的条件下,以氟为制冷剂的制冷机 发展将受到限制,而无污染,无公害的溴冷机的发展将会更为广 阔. 一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式制冷一样同属于液体汽化的制冷 设备,即都是利用低沸点的液体或者让液体在低温下汽化以达 到制冷的目的.所不同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是依靠消耗机械功 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而吸收式制冷则是依靠消 耗热能来实现这种转移的. 吸收式制冷系统是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主的制冷装 置,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三筒双效溴化锂冷水机组 1一自动熔晶管2-冷剂泵3-溶液泵 4一吸收器5一蒸发器6-高温溶液熟变换器 7一集气室8一低压发生器9一冷凝器10-高压发生嚣 1J-凝水换热器12-低温溶液燕变换器 图1基本工作原理 双效机制冷原理:吸收器中的稀溶液由吸收器泵(屏蔽泵) 分两路输送至高温热交换器和低温热交换器,进入高温热交换 @许淑贤 器的稀溶液,被从高压发生器流出的高温浓溶液加热升温后,进 入高压发生器,而进入低温热交换器的稀溶液,被从低压发生器 流出的浓溶液加热升温后,再经凝水回热器继续升温,然后进入 低压发生器. 进入高压发生器的稀溶液被工作蒸汽加热,溶液沸腾,产生 高温冷剂蒸汽,导入低压发生器,加热低压发生器中的稀溶液 后,经节流进入冷凝器被冷却凝结为冷凝水. 进入低压发生器中的稀溶液被高压发生器产生出的高温冷 剂蒸汽所加热,产生低温冷剂蒸汽直接进入冷凝器,也被冷却凝 结为冷凝水.高低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水汇合于冷凝器集水盘 管中,混合后导入蒸汽发生器中. 加热高压发生器中的稀溶液的工作蒸汽产生的凝结水,经 凝水回热器进入凝水管路,回收利用.而高压发生器中的稀溶液 因被加热蒸汽产生出了冷剂蒸汽,使浓度升高成浓溶液,又经过 高温热交换器导入吸收器.低压发生器中的稀溶液被加热升温 放出冷剂蒸汽也成为浓溶液,再经低温热交换器进入吸收器.浓 溶液与吸收器原有溶液混合成中间浓度溶液(4A称中间溶液). 由吸收器汲取中间溶液,输送至喷淋系统,喷洒在吸收器管簇外 表面,吸收来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冷剂蒸汽,再次变为稀溶液进 入下一个循环.吸收过程所产生的吸收热被冷却水带到制冷系 统外,完成溴化锂溶液从稀溶液到浓溶液,再回到稀溶液的循环 过程,即热压缩循环过程. 高,低压发生器所产生的冷剂蒸汽,凝结在冷凝器管簇外表 面上,被流经管簇里面的冷却水吸收凝结过程产生的凝结热带 到制冷系统外.凝结后的冷剂水汇集起来经节流装置,淋洒在蒸 发器管簇外表面上,因蒸发器内压力低,部分冷剂水闪发吸收冷 媒水的热量,产生部分制冷效应,(也可以称为冷剂水一次喷淋. 我请教过维修单位,他们讲在开机后和停机前9o分钟内,一般 可满足1015%的制冷量).尚未蒸发的大部分冷剂水,由蒸发器 泵,通过喷淋在蒸发器管簇外表面,吸收通过管簇内流经的冷媒 水热量(--次喷淋).冷剂水吸热后蒸发成冷剂蒸汽,进入吸收 器,被中间溶液吸收,完成了制冷循环.吸收器中喷淋的中间溶 液由于吸收了制冷剂蒸汽,使蒸发器处于低压状态,溶液吸收冷 剂蒸汽后,靠热压缩系统再产生制冷剂蒸汽.保证了制冷过程周 而复始的循环. 二,在大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是两台机组,比较大型饭店,医院,每天我们开机一般 都在十二小时左右.因为1号机组运行有小问题,一般开2号制 冷机,但我觉得1号机组现状不可能长期这样下去.技术人员检 修中,打开蒸发器两端所有管板,接着割开冷剂水喷淋管(进口) 液囊,又割开喷淋管卡块,取出3根喷淋管检查时,发现很多喷 嘴已经堵死了.经检查有45个喷嘴需要更换.喷嘴在蒸发器中 的位置见图2: 制冷?室调维修 z}-{oNGYANGKoNGT空调 图2冷剂水喷淋管(在蒸发器)位置图 经检查阅览相关资料,比照实物,双良这种机组采用的是旋 涡式喷嘴.冷剂水喷淋系统是蒸发器一一吸收器内一个重要部件, 更是制冷机中最重要的部位.通过它制造载冷剂.更通过它吸收 冷剂水冷剂蒸汽.当然在这里也更离不开机组的密封性.确保 一 0.1MPa个大气压的真空度及冷剂水流量及水温.为了增加汽 液两相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果,采用喷淋系统将液体散布在 传热管外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