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浇段钢管桩临时支架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6-12-28约1.31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浇段钢管桩临时支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答疑书、补遗书、变更文件及设计文件、图纸等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1.2编制目的 为保证本工程现浇段钢管支架施工的顺利、有序的进行,本着安全、优质、高效、节俭的原则,特编制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主桥边跨现浇段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JQG大桥主桥起止桩号为: K90+472.5~K90+692.5,长度为220m。上部结构布跨型式为 (60+100+60) 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分左右双幅,单幅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为全预应力构件。桥宽16.25米,根部梁高5.8米,跨中及端部梁高2.5米,箱梁高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除墩顶0号块设两个厚0.7米的横隔板及边跨端部设厚1.5米的端横梁外,在跨中设置了两道0.2米厚的横隔板以增加箱梁的抗扭性能。箱梁顶宽16.25米,底宽8.25米,翼板悬臂4.0米,箱梁顶板设单向2%横坡,底板横桥向为水平。 16号块为边跨现浇段,梁高2.5米,长9米,砼方量137.1 m3。 2.2 水文地质情况 桥位处地质条件不佳,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淤泥质粉质黏贴、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等。 3.3 施工准备情况 先用挖掘机对场地进行平整,同时请测量人员放出钢管桩位置,用挖掘机清除大的混凝土块及其他杂物,确保钢管桩能打入地下。 加强施工范围内的排水,四周人工清出一条水沟,严防水浸地基。 三、施工工艺 3.1钢管支架设计 钢管支架结构主要有钢管立柱、工字钢横梁、贝雷片纵梁、钢管架、方木组成。支架结构传力途径为:模板—方木—顶托—钢管架—贝雷片纵梁—工字钢横梁—钢管立柱。 直线段支架的竖向支承结构横桥向由5根φ530×10mm钢管立柱组成,横桥向间距4m,,顺桥向共设置2排,间距为9.5m,共10跟钢管立柱,其中靠近墩一排中间3根钢管立柱放置在既有桥墩承台上,其他的钢管立柱用沉桩的方式打入地下24m。边跨直线段浇筑时的所有荷载由10根钢管立柱传递至基础,钢管立柱顶部横桥向放置2I40a工字钢,立柱间设置[16剪刀撑,贝雷桁架片两两组合成一幅,每两片用支撑架连为整体,同时用L75×75×8cm的角钢每隔3米将全部贝雷梁两两连接,保证贝雷片的整体性。贝雷片安装完毕后,在贝雷片上铺设16#工字钢,安装钢管支架,钢管沿纵向在跨中平均布置间距为0.8米,在靠墩柱4.5米处间距为0.5米;横向间距在腹板底为0.6米,底板其他处为0.9米,翼缘板底1.0米 。 承台处钢管立柱基础采用2.4m×2.4m×1.2m扩大基础预埋800×800×15钢板及高强螺栓,钢管立柱与基础预埋钢板螺栓连接,钢管立柱基础直接浇筑在承台上。 各部位基本构造图如下 : 承台上钢管柱基础施工图 直线段支架平面和立面示意图 3.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3.3 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 1、 钢管柱振沉及安装 1)钢管桩下沉施工方法 钢管桩下沉采用悬打法施工,用50t履带吊车配合振桩锤施打钢管桩。履带吊装悬臂导向支架,利用悬臂导向支架精确打入支架钢管桩基础,测量组确定桩位与桩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开动振桩锤下沉到位。 2)沉桩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沉桩开始时,可依靠桩的自重下沉,然后吊装振桩锤和夹具与桩顶连接牢固, 开动振动锤使桩下沉。施工过程中采用设计桩长与贯入度法进行双控。 每根桩的下沉一气呵成,不可中途间歇时间过长,以免桩周的土恢复,继续下沉困难。每次振动持续时间过短,则土的结构未被破坏,过长则振动锤部件易遭破坏。振动的持续时间长短应根据不同机械和不同土质通过试验决定,一般不宜超过10min~15min,惯入度为5cm/min。 振动锤与桩头必须夹紧,无间隙或松动,否则振动力不能充分向下传递,影响钢管桩下沉,接头也易振动,在振动锤振动过程中,如发现桩顶有局部变形或损坏,要及时修复。 悬臂导向支架应固定,以便打桩时稳定桩身;但桩在导向支架上下不应钳制过死,更不允许施打时,导向支架发生位移或转动,使桩身产生超过许可的拉力或扭矩。 测量人员现场指挥精确定位,在钢管桩打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检测桩位和桩的垂直度,并控制好桩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