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认识 论文 .pdf

发布:2023-09-19约4.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认识 摘要:针对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国家提出了 “双减”政 策,但 目的还是为了提质增效,如何做到这点,是每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要研究 与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在数学课堂应当做好这几个方面: 一是增强学生的学习 力;二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 关键词:“双减、提质增效、学习 力、自信心、学习习惯 引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意见》 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求学校健全教学 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 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因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 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做到提质增效,谈谈自己对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点认识。 一、 注重学生自学,增强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获得必 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 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面对这-•新的数学学习方 式,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 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去钻研、 理解、想象,使他们在深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新知。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课堂上老师要“懒”,学生要勤,其 真实含义是老师课堂“懒”,意味着课前要精心备课,课后细致研究学情,是课 前课后的勤,同时课堂上督促学生勤。受到此句话的启发,我认为课堂上老师要 少讲,或不讲,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 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 了的就小组讨论解决,再解决不了的,老师点拔启发,学生讨论解决。鼓励学生 课前预习、自学,经常让学生给学生上课,不布置或少布置课后作业,不进行集 中统考、不进行成绩排名。长期支持下去,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 性,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 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减负作用。 一节课的好坏,不在呼老师讲的多少、讲的是否精彩,关键看学生是否动手 起来、头脑是否都思考起来,学生的活动是否活跃。同时,老师在学习情境创设、 设置开放性试题等方面多做探索、研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 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 鼓励学生发现长处,提升学习信心 范德比尔特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自信 心的人,可 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自信心是激励人们 自强不息地实现理 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 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做法: 一是要充分信任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差,数学成绩不理想,产生心里自卑,对学习数学 没有信心。为了让这些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时常与他们交流谈心,了解 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找出自身的优点,比如说:你的字迹很工 整、你的解题步骤很规范、你的空间想象力强、你的球打的好、你爱好运动、你 的画画的好、你有音乐天赋,你每天上学都不迟到,你每堂课都不做小动作说明 你的毅志力很强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还是有很多长处、许多优势,这么多优 点,学好数学也是容易的,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学生的信心就有了,学习的 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自然学习成绩也就会提升。二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用肯定和 鼓励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都应该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 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造一个融合、和谐、协调的课堂气 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 力,陶冶情操。曾经我遇到一 位学生的爷爷,他和我说最近他的孙女回家不看书不做作业,似乎对学习失去信 心,让我找她谈谈。后来有一次上课,在课堂小结完了,我谈了最近一些学生学 习情况,给他们鼓鼓劲,就表扬了一些学生,其中就包括这个女生。后来她爷爷 遇到我,就说她孙女现在学习积极性很大。实践告诉人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