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道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发布:2017-02-24约1.39万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概 述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319国道 (彭高至金山段)二级公路建设工程 2、建设单位:萍乡市上栗县交通局 3、建设规模:总里程30.456公里 4、项目性质:沥青路面改造 5、建设方式:沥青罩面处理319国道从赣闽交界的隘岭入赣,途经赣州、吉安、萍乡三市进入湖南。赣州段经瑞金市、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跨越锦江、梅江、潋江三大河流,沿线地势起伏不断,地形变化大,其中平原微丘为138公里,山岭重丘区为96.79公里。吉安市泰和境内(K608+436K735+922)属山地丘陵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跨越赣江水系,进入井冈山境内(K735+922K831+525)属山岭重丘区,永新县境内(K831+525K913+305),从石背上到墩上属山岭重丘区,从墩上到步里属平原微丘区。萍乡市境内有山岭重丘区12.52公里,平原微丘区27.748公里。经过河流:萍乡河、栗水河。1995—2003年上栗至东峰界、萍乡至上栗二级公路因考虑尽量减少工程造价、减少对交通流量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行车舒适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沥青罩面处理从底层到面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细粒式沥青砼面层原有完整水泥砼路面细粒式沥青砼面层 L=8932m 2 (彭高至金山段)行车路面11米道路破损面积 m2 106628 L=21524m 小计 162810 L=30456m 二 沥青路面工程 沥青路面 m2 361812 三 排水工程 排水沟修复工程 m 4568 四 护坡工程 1 新建护坡 m2 1509 2 修复护坡 m2 2334 五 交通设施 新增交通信号装置 处 3 六 道路绿化 1 行道树 棵 1308 2 道路绿化 m2 8000 在道路沿线闲置,特别是临近城镇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绿化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8011.2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7017.33 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29.23万元,其它费用964.73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362.98万元,建设期利息388.80万元)。 2、资金筹措方式 根据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8011.29万元,建设资金拟分两部分组成: (1)申请开发银行贷款6000万元; (2)建设单位自筹2011.29万元。 第二章 现状及发展 一、研究区域概况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东经113°35′,至114°17′,北纬27°20′-28°0′之间,南北长116.39公里,东西宽68.84公里,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辖上栗、芦溪、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安源经济开发区。东邻宜春,南毗吉安,西接湖南。北与本省宜春市及湖南省浏阳市相连。 上栗位于江西西部,萍乡市的北部,处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城市群腹地,扼吴楚通衢要地,为湘赣边贸重镇。自古商贾云集,边贸活跃。目前全县总人口数量48万,辖区总面积721.11平方公里,辖6镇3乡1个垦殖场,1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人口密度666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高密度县、区之一。 二、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一)上栗县社会经济状况 上栗县广大干部群众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上栗跨越发展目标,以安全和发展总揽全局,实施工业富县、农业稳县、城建旺县、开放活县、人才强县、全面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把上栗建设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经济强县。2008年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列全市前茅,且首次跻身于全国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6.82亿元,较上年增长20.5%,增幅列全市第一,其中一产业增长4.55%,二产业增长27.3%,三产业增长20.3%,三次产业比为20.4:56.9:22.7。 工业经济实现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2008年,是上栗县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大步伐、总量大增长、效益大提高的一年,全县主攻工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增长65.7%,新上工业项目增长36%。花炮煤炭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新型建材、环保陶瓷、食品加工、包装印刷、服装电子等新型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民营企业提供税收占工商税收的90%以上。工业经济质量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全县工业经济综合指数增长2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42.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