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二五”科研课题申报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别_________编号_____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
科 研 课 题 申 报 书
课 题 名 称“朴席现象”背景下的小学生书法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黄东源
课题所在单位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1.06
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制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朴席现象”背景下的小学生书法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单位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电子信箱
yifanshijie@
邮编
211404
负
责
人
概
况
组
长
姓名
黄东源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8
政治面貌
党员
职务
校长
职称
中高
最高学历
本科
学科专业
中文
办公电话
0514手机宅电
主
持
人
姓名
秦泽祥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6
政治面貌
党员
职务
副校长
职称
小高
最高学历
本科
学科专业
教育管理
办公电话
0514手机宅电
课
题
组
主
要
参
加
人
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专长
工 作 单 位
盛福平
男
1972.3
小高
本科
管理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周正华
男
1973.5
小高
本科
写作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田兰萍
女
1969.11
小高
本科
书法教学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阚朝霞
女
1975.7
小高
本科
书法教学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夏恒玲
女
1978.5
小高
本科
书法教学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雎晓香
女
1979.4
小高
本科
书法教学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王俊
女
1979.6
小高
本科
书法教学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王俏俏
女
1980.12
小高
本科
书法教学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裴玲
女
1982.8
小高
本科
书法教学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缪宏平
男
1956.8
小高
中师
管理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预期主要成果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学校公用经费 50000元
预期完成时间
2014.6
申报途径(市、县学会或专委会名称)
扬州市教育学会
二、课题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核心概念有两个:“朴席现象”;书法教学。
“朴席现象”即“留守儿童”现象。朴席镇位于扬州市西南,以“浴池业”闻名全国,“擦背大军”遍及各大中城市,全镇总人口3万多人,外出劳务人员12000多人。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留下一个特殊的留守的未成年人群体。朴席中心学校有学生1100多名,有超过70%的学生被留守,其中有520多名孩子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占全校总人数的42%。《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把朴席镇的浴池业劳务输出称为“朴席现象”。我们则把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家庭与学校缺乏沟通,从而导致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等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学生成长,称为教育上的“朴席现象”。和这种现象相随,我们朴席中心学校也赋予“朴席现象”新的内涵,即成立留守儿童学校,在学校设立春蕾班,在社区、村庄设立留守儿童工作站,通过教师帮扶、社会妈妈结对、校内外一体化爱心行动为留守儿童支起一块明朗的天空。
本课题中的“朴席现象”特指“留守儿童”现象和我校留守儿童学校工作开展的系列举措。
书法教学,是指在写字课程基础上,突出发挥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不仅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艺术课程。
本课题中的“书法教学”是语文课中“写字”与艺术(美术)交融对话的产物,充满人文智慧的因子。
智慧的核心是对话。“朴席现象”与“书法教学”这两个核心概念相互对话,我们这个课题就在它们美丽的边缘。“‘朴席现象’背景下的小学生书法教学实践研究”,是留守儿童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提升留守儿童艺术素养,进而创建留守儿童文化。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下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根据我们的研究,留守儿童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
(1)“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
(2)“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3)“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4)“留守儿童”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5)“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
要解决“留守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