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影响 [摘要]目的 探?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急诊护理流程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的急救流程)40例,主要是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组(急救护理流程)40例,主要伤情评估、恢复有效循环流程、动态病情监测、术前准备、组织协调、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接诊到确诊时间、急救实施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成功率、死亡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诊到确诊时间[(25.7±9.6)min]、急救实施时间[(40.2±10.6)min]、术前准备时间[(50.2±13.6)min]、急救时间[(42.4±12.8)min]、住院时间[(17.6±5.0)d]均短于对照组[(40.8±12.3)、(66.7±15.8)、(70.9±16.4)、(64.2±14.1)min,(25.5±7.6)d],观察组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90.0%),死亡率(0.0%)低于对照组(1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Key words]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Traumatic shock;Influence
创伤性休克属于临床急诊常见的病症之一,青壮年男性的发生率较高。创伤性休克对于患者生命危害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救治,很容易威胁生命安全。创伤性休克急救的原则是“急救优先于诊断”,根据患者休克早期的临床症状,尽可能快的解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创伤性休克多见于比较严重的伤势,此类患者早期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正确的、合理的急救护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创伤性休克病情变化迅速,有效的急救护理流程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急救时间,更好的提高患者预后水平。急救护理流程更加符合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降低了由于嘈杂急救场面影响救治效率,急救护理工作从简单的抢救逐步变为患者全方位、全过程的无缝隙链接,提高了护理服务意识和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急诊护理流程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的急救流程)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0~77岁,平均(45.6±12.2)岁;创伤情况:骨折20例,车祸伤10例,刀砍伤5例,重物砸伤5例。观察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2~75岁,平均(46.8±11.7)岁;创伤情况:骨折22例,车祸伤9例,刀砍伤6例,重物砸伤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流程,主要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情况进行急救流程的调整,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保证医护之?g信息传递及时,做好患者急救的配合工作。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流程,具体如下。①做好患者伤情评估[1-2]。护理人员通过正确的评估患者伤情,统筹安排急救护理工作,在遵照医嘱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抢救效率,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急救措施,提高急救操作的完整性,一些严重的创伤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堵塞,容易出现窒息,如果有需要对口腔内的分泌物、血块进行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患者氧气供应。如果患者出现舌后坠,护理人员通过舌钳拉出舌头,将口咽导管放入其中。如果患者有呼吸衰竭,则需要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性呼吸。对于呼吸骤停的患者给予人工呼吸,采用呼吸中枢兴奋药物,提高患者呼吸运动,高浓度吸氧做好辅助性呼吸。②恢复有效循环流程。为患者建立2~3个相对较大口径的静脉通道,不同的管道保证患者获得大量的血液、液体的补充。根据患者需要,测定中心静脉压,保证中心静脉压12 cmH2O[3],说明可能有心排血量相对减少,发生肺水肿,要及时降低输液量。当患者的血压 2.2两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