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好字甲骨文解读.docx

发布:2023-03-22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好字甲骨文解读 甲骨文又叫殷商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文献始终的一种重要形式,最早被发现于殷商时期的18箱殷墟商朝的墓葬、建筑和祭祀遗物中,其实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是由早期人们把发声的象征按照约束条件结构组织而成的。 甲骨文取音自甲骨,甲骨又称龙骨,是指原始文字的发明者把文字影射到特定的祭典当中时,所取的一种象骨,因祭礼中的祭祀物,重要的部分要铸一些甲骨,甲骨一词取自此。 甲骨文之所以叫殷商文字,是因为殷商时代就是甲骨文被广泛使用的时期,在随后的历史上,甲骨文也不断地发展,即改良变形,从而成为新的字体,构成了古代文字系统的框架,甲骨文对古代语言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它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字文献的始祖。 甲骨文几乎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国文字文献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母音元音有四个,分别为a,i,u,e。它的节奏方式是标记节奏或变节奏。它的二十四字,可以根据认读的特征之后被正确的分类为水泽图腾、形、折、线、钩、斜线、斜线折线、羊角、平角、羊腿、 xs 字形共十一种。 甲骨文解读首先要熟悉它的表示方式,及其发音特点,再依据拼音关系分析及文化背景分析,便能正确识别、译解其文字信息。解释甲骨文,要做到字体准确,把握要领,重点抓住字形背后的意思。由于甲骨文文字丰富,文字非常抽象,需要理解古人的认知与思维模式,同时要结合社会历史大背景来来解读其中深奥的信息。 甲骨文的解读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先得知它的识别形态、总体文化内涵、精神层次和实质,才能真正了解古代文字文献的含义。甲骨文正确解读,可以掌握古文化及其蕴藏的思想,推论出殷商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早期文字文献与古代文化的紧密相连,这将有助于我们深dy理解古代的文化根源及其文明的发展和革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