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护理实施细则- .pdf
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护理实施细则
一、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静脉治疗专科小组成员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
工作秘书:
工作职责:查找、分析影响本院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根据分
析结果明确关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工作目标
(一)重点改善中心静脉导管(CVC)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
脉导管(PICC)的相关血流感染问题。
(二)提高护理专业人员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水
平,理论考核合格率达90%,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及维护人员须持证
上岗。
(三)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2022年我院静
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全国中位数持平。
三、实施细则
(一)开展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动监测,每季度收集数据
并上报国家和省级数据平台,同时做好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明
确影响本院实现该目标的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达到持续
改进。
1、根据医院杏林信息管理平台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我院
2020-2021年度发生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例进行数据分析,了
解本院CVC和PICC感染防控现状,查找重点监控科室及薄弱环节。
2、对我院具有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资质医生进行中心静脉
1
导管置管环节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科室主要包括麻
醉科、中心ICU、急诊ICU、NPICU等科室。
3、每年进行一次全院性的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
4、根据调查结果加强对重点科室及薄弱环节的管控。
5、重点科室要针对本科室防控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
施,达到持续改进。
(二)根据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过程质控工具包(试用
版)制定我院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核查表。
(三)修订我院静脉治疗管理手册。
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
(四)
程。
1、培训对象:全院医护人员。
2.培训方式:理论+实操+临床指导
①理论培训内容包括:2021年版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
制指南,2019版静脉导管维护专家共识,血管导管使用指征、置
管方法、使用与维护、解读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过程质控
工具包(试用版)等。
②操作培训内容包括:PICC维护、输液港维护及CVC维护3
项操作。
③临床指导:将静疗专科小组成员分4组,每组负责5-6个
科室,小组成员与科室联络员一起对所负责科室进行临床检查及
指导。
3.考核方式:
①理论考核:每次理论培训结束后以问卷星的方式进行考核。
②操作考核:考核对象为我院N2级以上护理人员,考核地点
在本院PICC门诊。考核合格者发放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资质证书。
(五)每季度使用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核查表
2
对全院临床科室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有原因
分析及制定整改措施,各片区护士长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效果跟
进。检查结果与科室护士长量化考核挂钩。
(六)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科小组会议,总结季度工作及
提出下一步改进重点。
(七)活动时间:2021年4月——2023年4月。
(八)具体活动详见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项
目实施进程表。
(九)各类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特别预防措施见附件降低血
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核查表。
3
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项目实施进程表
活动时间:2021年4月——2023年4月
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