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 目 名 称: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第一章 子项目建设目标
第一节 总体目标
本项目在“十五”期间,将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统一特色库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构建统一的公共检索平台,采取重点支持和择优奖励相结合的资助方式,鼓励具有学科优势和文献资源特色的学校积极参加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建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不仅是支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一批重要数字资源,而且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数据之一。
项目在CALIS“十五”建设结束时,将建成具有相对统一建设标准、由不少于50个专题库组成的特色数据库群。数据库群建立在可独立运行的各个特色库基础上,除了具备可分布式检索的基本功能外,还将在CALIS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建立一个基于集中式元数据库的特色资源库中心门户。凡是立项资助的专题特色库,在验收时,其数据量应不少于4万条,其中一次文献不少于20%。
第二节 主要建设内容
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中国高校独有的数字化特色文献资源。其特色体现为:学科特色,以某重点学科或某特定专题、或具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或能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资源;地方特色,如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馆藏特色,如具有他馆、他校所不具备或只有少数馆具备的特色馆藏,或散在各处、难以被利用的资源等。
建库标准采纳《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各类型特色库实现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建立特色库元数据收集及对象数据访问机制,使“十五”期间特色数据库系统具有分散对象数据和统一元数据集的构架。
应用现阶段先进并成熟的技术,构架专题特色数据库运行平台。专题特色库运行平台的功能包括统一的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以实现合作建设与资源共享。软件平台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参建单位特色库系统和CALIS特色库中心门户系统。建库系统由项目组向各承建单位推荐适当的系统软件,以便使运行平台具有相对一致的起点和整体性。在CALIS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提供统一的相关标准与接口,将专题特色数据库纳入CALIS综合文献服务体系。
CALIS特色库中心门户系统由CALIS管理中心另行安排经费和人员开发,不在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述。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适合中国高校现阶段发展的专题特色库组织机制和运作模式。项目实施采用集中组织管理、建库标准相对统一、参建学校分散建库、专家监督指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各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性,把尽可能多的高校特色资源组织到CALIS资源体系之中。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主要依靠各校自主投入,CALIS进行政策和技术引导,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和奖励。
项目建设遵循CALIS资源共享的规则,数据库完成后作为CALIS的共同建设成果,建设单位应向CALIS成员馆提供二次文献的WEB方式的公开免费检索;对于一次文献,除涉及版权和保密的由参建单位自行选择发布方式外,原则上应提供对CALIS成员馆的公开服务,并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的利益补偿机制。项目在形成一定阶段性成果后,面向社会各界服务,建立与之相关的服务机制和配套收费体系。
第三节 预期建设成果
完成不少于50个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文献数据库。其中,约10%的专题库形成标志性的成果,在资源内容和技术设计方面具有示范效应。验收合格的专题特色数据库除了为全国普通高校服务外,同时面向社会,为国民经济建设、公民素质提高、文化事业、地方发展提供服务,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 子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节 现有基础
专题特色库项目经过“九五”期间的建设,目前成的专题数据库有25个,总数据量达280万条(篇)专题库比较集中、深层次地揭示各高校收集的富有学科特色的文献以各自的馆藏为基础,比较系统全面地围绕某个专题进行综合形式多样,有多媒体、全文和文摘等,具有学科知识库的特点。丰富了CALIS的资源资助 项目同时也是武汉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研究与开发项目,是在馆长直接领导下,部门承担和完成。
1.管理机构
本项目在CALIS管理中心统一领导下,项目建设采用集中组织管理、建库标准相对统一、参建学校分散建库、专家监督指导的方式,由项目管理组实施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组的职责包括制定建设方案、拟定相关规范和标准、负责各高校图书馆特色库项目建设的申报、初审和协调;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专业咨询、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及验收评审;承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