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下复习演示文稿.ppt

发布:2017-05-04约5.01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大运河 1、是谁开凿了 2、观察P4隋朝大运河,你从中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3、大运河在古代世界运河的地位如何 4、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5、认识大运河 联系中国古代五大工程 中考样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们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3分)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同两个古代著名工程。(4分) (3)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3分) (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3分) 二、列举“贞观之治”的内容,评价唐太宗 1、“贞观”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2、什么叫“贞观之治” 3、唐太宗的开明的治国措施 (1)思想方面: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2)经济方面: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3)用人方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 (4)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 (5)民族关系方面: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 (6)对外交往方面:在贞观年间大批的遣唐使来唐,,促进了中日交往 4、评价唐太宗 评价唐太宗 (1)唐太宗善于从隋朝灭亡吸取教训,对军民之间的关系认识深刻,因此他采取一系列开明的治国方针,如重视农业,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戒奢从俭,任用贤人,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治世”局面出现。历史上称他统治为“贞观之治”。(2)唐太宗还重视科举制的完善,重视人才选拔,促进唐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3)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增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总之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是封建社会中一位杰出的帝王。 三、女皇武则天 1、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人们怎么评价她的统治 四、“开元盛世” 1、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2、什么叫“开元盛世” 整理治世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五、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科举制 2、科举制什么时候正式诞生 3、唐朝时如何完善科举制 4、科举制的废除:清末 整理制度创新篇 六、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举例 唐朝与吐蕃的交往:文成公主入藏 整理民族关系篇 汉代的民族关系;唐代的民族关系;元朝的民族关系;清初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强调友好、融合、有效管辖、民族发展 (1)友好:张骞通西域;文成公主入藏; (2)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3)有效管辖: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 a.对西藏 册封“达赖”和“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b.对新疆 清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民族发展 a.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七、唐代的对外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 汉唐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汉唐的经济繁荣 很大程度上与汉唐的开放的外交密切相关,现在的中国也是开放的中国,举例证明。 对于开放,你得到什么启示?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整理外交专题 汉代外交;唐朝外交;明朝外交;明末后期清初外交;中国近代外交;中国现代外交 对外开放专题 (1)、汉:丝绸之路 (2)、唐代: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3)、明:郑和下西洋 (4)、清初:“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发展,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对外开放,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起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八、隋唐文化取得辉煌成就 1、赵州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