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院感岗前培训ppt课件.ppt

发布:2018-06-01约1.33万字共1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The employer must ensure that appropriate PPE in the appropriate sizes is readily accessible at the worksite or is issued to employees. Hypoallergenic gloves, glove liners, powderless gloves, or other similar alternatives must be readily accessible to those employees who are allergic to the gloves normally provided. * * * * 拍照, 拍照, 医院里病原体传播主要途径: 空气传播(黄) 飞沫传播(粉) 接触传播(蓝)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 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多重耐药菌的重要媒介! 当科室出现多重耐药菌时该如何办? (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2)原则上应执行单间隔离,若条件有限时应严格实行床旁隔离,但不宜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陪护和保洁人员,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4)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卫生手消毒; (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抹布、拖布专用。 (6)在病床或病房配置速效手消毒液。 (7)病人床旁放置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 (8)病人诊疗用品应固定专用。 (9)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 四、医院感染控制 (六)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垃圾危害性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造成疫情扩大。 将面临危害 医护人员 病人 后勤人员 废物收集与处置人员 公众 医疗废物分类 一、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 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条、纱布、一次性用品)。 2、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医学标本、血液、废弃输注器。 二、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三、损伤性废物 能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 四、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性药物。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五、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药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一般将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统称为感染性废弃物。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管是否接触血液、体液组织,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 感染性废弃物必须使用专用黄色垃圾袋封装,损伤性废弃物(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必须使用一次性利器盒封装。包装袋、包装纸、包装盒不能混同医疗垃圾存放。 坚持就地分类的原则 黑色袋 生活垃圾 黄色袋 感染性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处理 科室做好医疗废物袋管理,专袋专用,禁止盛装其它物品。 科室应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科室与保洁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收集。 锐器盒 损伤性废物应放入标准利器盒内收集,以防污染利器损伤。 装载量不能过满,应不超过容器3/4。 如:各类注射缝合穿刺针尖、载玻片、刀片、受污染的碎玻片、碎玻璃试管吸管等。 安全处置废弃物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 不要人工分捡锐器 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 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 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 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 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 摘掉手套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