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读书报告.docx

发布:2017-05-08约6.7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书报告 题 目: 关于小麦秸秆综合性利用的读书报告 姓 名: 吕畅培 学 院: 食品科技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 级: 食工102班 学 号:  2013年12月19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小麦秸秆综合性应用的读书报告 叶伟伟 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农业经济来源,近年来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 HYPERLINK /view/3520882.htm \t _blank 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小麦秸秆已成为 HYPERLINK /view/4029853.htm \t _blank 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本文介绍了我国作物秸秆的资源价值, 分析了我国玉米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了国外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并提出合理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小麦秸秆,综合性应用,读书报告 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为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因此小麦秸秆的有效利用既可以缓解污染,也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小麦秸秆利用的现状 1.1 秸秆还田 1. 1. 1直接还田 前茬秸秆直接还田, 是把一定数量的秸秆直接耕翻入土。该技术又可分为粉碎还田、整秆还田及覆盖栽培还田。采用机械一次作业将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秸秆直接粉碎还田, 使多项工序一次完成, 生产效率可提高 40- 120倍。秸秆粉碎根茬还田机还能集粉碎与旋耕灭茬为一体, 加速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吸收, 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 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机械还田是一项高效、省时省工的有效措施, 易于被农民接受和推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耗能大, 成本高,难以推广; 二是山区、丘陵地区地块面积小, 机械使用受限制; 三是未经高温发酵直接还田的秸秆, 可能导致病害蔓延。秸秆覆盖栽培中, 秸秆腐解后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补充土壤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使土壤理化性能改善, 土壤中物质的生物循环加速。而且秸秆覆盖能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调控土壤供水, 提高水分利用率, 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秸秆是热的不良导体, 在覆盖情况下, 能够形成低温时的 /高温效应 0和高温时的/ 低温效应0双重效应, 调节土壤温度, 有效缓解气温骤变对作物的伤害。[1] 1. 1. 2间接还田 间接还田技术包括堆沤还田、烧灰还田、过腹还田、菇渣还田和沼渣还田。秸秆堆沤还田也称高温堆肥, 是解决我国当前有机肥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它是利用夏季高温季节把秸秆堆积, 采用厌氧发酵沤制, 其特点是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 劳动强度高, 但成本低廉。现已发展到推广应用催腐剂、酵素剂等堆沤秸秆, 缩短了沤制时间。烧灰还田是将秸秆焚烧成灰而还田, 操作简单方便, 碳酸钾含量丰富, 但易污染空气, 损失大量能源和碳、氮、磷, 故一般很少采用。过腹还田是一种效益很高的秸秆利用方式。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 饲喂畜禽, 过腹排粪还田, 提高秸秆的经济价值, 形成粮食) 秸秆 ) 饲料 ) 牲畜) 肥料 ) 粮食的良性循环。菇渣还田是指秸秆可作为菇类的培养料, 故将秸秆生产菇类后剩下的菇渣还田, 其营养丰富, 可减少化肥用量, 但菇渣产量小, 所消耗的秸秆量有限。沼渣还田是因为秸秆可以发酵制沼, 故沼渣还田是优质的有机肥; 但因沼渣产量小, 生产周期长, 劳动强度大, 也不常用。[2] 1. 1. 3生化腐熟快速还田 该技术有3种还田方式, 即催腐堆肥技术、速腐堆肥技术和酵腐堆肥技术。其特点是用高新技术进行菌种的培养和生产, 用现代化设备控制温度、湿度、数量、质量和时间, 经机械翻抛、高温堆腐、生物发酵等过程, 将秸秆转化成优质的有机肥, 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腐熟周期短、产量高、采用好氧发酵环境无污染, 肥效高等优点。但优良微生物复合菌种和化学制剂筛选困难; 操作条件需严格控制; 秸秆需严格预处理且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发电时, 由传输带装置把一捆捆秸秆送入封闭的切割设备内, 全部被切割成很小的段状, 并随即被松散地传送到炉灶中燃烧发电。这种松散的小段状秸秆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