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剪力墙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下室剪力墙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本建筑物分为A、B两部分,均设地下室。地下室外墙均
为剪力墙,剪力墙厚度分为350mm、300 mm、250 mm、200 mm。砼强度等级为C35,并设两个后浇带,根据后浇带划分,施工分为A、B、C、三个区段。抗渗等级为S6。剪力墙砼浇筑量为410M3。
进度计划
地下室剪力墙砼浇筑计划于10月11日至12日浇筑A段,10月14日-15日浇筑B段,10月20—21日浇筑C段,每昼夜计划浇筑80M3。包括后浇带处的间歇时间,全部浇筑完毕需5天时间。
施工平面规划
主要考虑汽车泵和砼运输车的行驶和停车位置做如下规划:
3.1、浇筑A部剪力墙时,将汽车泵停放在工地大门内侧,砼运输车从厂门口进出。
3.1、浇筑B部剪力墙时,汽车泵停放在门口内侧,砼运输车从厂门口进出,
3.3、浇筑剪力墙时,考虑汽车泵和拖泵相结合,同时运转进行浇筑拖泵停放在工地大门内侧,砼运输车从厂大门口进入工地门。
4、施工准备
4.1、现场准备
4.1.1剪力墙钢筋工程施工完毕,并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4.1.2后浇带处止水带焊接,固定牢固,
4.1.3剪力墙报验加固定位并进行验收
4.1.4施工用水,将洗泵及养护用水接通,并引到施工现场周边
4.1.5施工用电按总平面规划要求配备电源外,并应在操作面配备四个移动三级配电箱,供6根振动棒能同时使用。考虑到临时停电或供电线路意外故障造成的停电,现场应配备一台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功率为300KVA。
4.1.6配备相应的砼振捣设备和工具。
4.2技术准备
4.2.1指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2.2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生产动员,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设计标准,熟悉业务流程。
4.2.3完善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配备相应的试验取样人员,对各岗位人员作到岗前培训,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系统控制,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4.2.4强化工序交接检,实行砼浇筑审批制度,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不予鉴发砼浇筑令。
4.3外部协调
4.3.1积极与砼生产厂家联系,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砼配合比设计,对原材料的质量和商品砼的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均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和有效控制。
4.3.2与业主多沟通,多联系,尽快落实马路和砼泵车停放场地,确保砼的正常进度施工。
4.3.3做好与设计、监理方的工作协调,对于遇到的技术问题多沟通,多商量,取得设计和监理方的理解和支持。
5、施工方法
5.1、钢筋工程
5.1.1、剪力墙钢筋下料要准确,绑扎要牢固,其规格、间距、数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5.1.2、I级钢筋端部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II级钢筋端部做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箍筋弯钩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不应大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1.3、首先调好剪力墙竖向插筋的间距,保证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水平筋分标志保证竖筋、水平筋、拉筋、绑扎位置正确、牢固。
5.1.4、绑扎墙钢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由于本工程剪力墙为双排筋,因此要求钢筋节点全部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
5.2、模板工程
5.2.1、剪力墙模板采用2MM厚竹胶板背肋用槽钢架杆,带防水圈丝杆加固(附图)
5.2.2、剪力墙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挂外架子 安装内横墙模板 安装纵墙模板 安装外墙内侧模板 合模前钢筋隐蔽验收
安装墙外侧模板 拉线加固 预验
5.3、施工要点
5.3.1、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均匀涂刷隔离剂,不得漏刷和沾污钢筋。
5.3.2、根据已弹好的墙身线,门洞口位置线及标高线,按先横墙后纵墙的顺序安装模板。调整模板内丝杆,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5.3.3、安装加固好的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经设计计算,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5.3.4、模板接缝处应严密,接缝宽度小于1.5MM,确保缝隙不漏浆,基础大模板穿墙螺栓用止水螺栓。
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允许偏差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1 墙轴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2 标高 ±5 用水准仪验线和尺量检查 3 墙面尺寸 ±2 尺量检查 4 每层垂直度 3 用2M托线板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检查 6 表面平整度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和尺检查 8 预留洞 中心线位移 10
内部尺寸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