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2-《建筑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概论》讲座.ppt

发布:2017-09-27约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概论》 讲 座 我国施工技术现状 第一讲 我国施工技术现状 一、我国当代工程技术总体水平的简单展现 二、我国施工技术现状的简要回顾 三、施工新技术的展望 一、我国当代工程技术总体水平的简单展现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的高层建筑、大型公用工程拔地而起,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型之复杂,设计施工之新颖,绝非过去所能比拟。这些工程的相继建成,也标志着我国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例如: 一、我国当代工程技术总体水平的简单展现 北京建成的西客站 一、我国当代工程技术总体水平的简单展现 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总高度为420.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高楼(将由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取代,标高达到423.8米),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地上88层,地下3层,裙房6层,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一、我国当代工程技术总体水平的简单展现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总468m,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局部电梯井部分挖深达20米。 施工中采用300m竖向预应力张拉和高强混凝土一次泵送高度达350m及380吨天线榄杆高空安装就位,都创造了施工安装的新纪录。 一、我国当代工程技术总体水平的简单展现 斜拉桥主跨1088m,主塔高300.4m,最长索577m,最大262根群桩基础(深104m)。 一、我国当代工程技术总体水平的简单展现 结论: 这些工程不仅规模大,技术复杂,而且施工难度也极大,由于施工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有些技术达到或接近当代国际先进水平,才使这些工程能按预定工期保质保量地建成。同时,也反映了当代我国施工技术的总体水平。 二、我国施工技术现状的简要回顾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混凝土技术发展步伐加快 (三)粗钢筋连接和高效预应力技术应用日趋扩大 (四)化学建材和玻陶石材的应用,使装饰、装修大放异彩 (五)防水工程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防水工程质量有所提高 (六)新型墙体保温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能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 (七)掌握了一些“高、大、精、尖、新”的结构、设备安装和调试技术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现状 地基基础的工程造价和工期,一般要占整个建筑物的20%~30%。 我国在研究合理利用天然地基的基础上,已掌握了软土地基加固的成套技术。 目前,桩基仍然是高层和重载结构支撑的主要方式。 地下工程和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较快。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地基加固技术 从工程当地的土质、加固材料和工艺条件出发,研究开发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多种复合地基加固技术。如:石灰、粉煤灰、碎石桩,渣土夯填桩;水泥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等,仍较受欢迎。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地基加固技术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桩基仍然是当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基础形式 现浇灌注桩承载力大,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少,应用比重日益提高,且桩径越来越大,最大已超过了3m,桩长可做到104m,承载力1万 kN以上。 预制的混凝土方桩已部分地为预应力管桩所取代。 长桩基础施工设备除少数采用有套筒护壁外,大多仍为泥浆护壁,水下浇灌混凝土。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为克服桩底虚土和缩颈的缺陷,应推广桩底、桩侧后注浆技术,并还可以和超声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超长灌注桩施工成套技术。 为检验桩基承载力,除静载试验外,动测检测技术发展很快,结合计算机应用,桩基动测技术已基本成熟。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地下工程和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迅速 (1)地下工程的开挖 我国地下工程起步较晚,初期主要用于隧道、人防等工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现已广泛地用于地铁、地下车库、仓库等工程。地下工程的施工曾采用过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和冻结法等施工方法。 上海地铁1号线的18.8公里隧道和11个车站,都是建在高流变、高压缩的软土地层中,车站大多采用多道锚杆的地下连续墙作深基坑边坡支护,而隧道是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进行顶进施工。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深基础施工 在深基础施工中,逆作法和半逆作法技术虽有所应用,但因造价太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采用;而目前多数是用做深基坑开挖时的临时支挡,这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的热点和难点。各地都有不少经验,也有一些教训。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设计既要考虑坑壁土压力、降水隔水技术、开挖时环境的影响,同时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