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小苗的诞生 1教案 冀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小苗的诞生 1教案 冀教版
教学内容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小苗的诞生》(P2~P4的内容)。
教学目的
1.能对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中确定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
2.能从影响种子萌发的研究结果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种子萌发的因素。
4.能通过比较、分析记录结果,发现种子萌发的条件。
5.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地制订自己的实验方案,运用对比实验验证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准备一杯浸水已萌发的黄豆种子和一杯没有浸水的黄豆种子
教师:准备一杯浸水已萌发的黄豆种子、一杯没有浸水的黄豆种子、植物及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现实生活中黄豆和黄豆小苗,让学生联想这些小苗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如图)
?
??????????????? 刚刚种上去的种子?????????????????????????? 种子发芽了?
?
?????????黄豆越长越大了??????????????????????????? 比比谁的黄豆长得高
???
??????? 我的是黄豆弟弟,你的是黄豆姐姐????????????? 黄豆长大啦
2.让学生想想常常吃的豆芽菜是怎样的?出示豆芽给学生观察(如图):3.提问:通过观察,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关于这些植物种子萌发的知识,你们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过渡)要了解有关植物种子萌发的知识,了解这些问题,老师建议大家先从了解植物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开始,好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苗的诞生》吧!板书:1.小苗的诞生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质疑,使学生的思维迁移到植物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上。这样的导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很好地将植物和种子联系起来。当学生看着这些种子的图片,然后再看看植物的图片,觉得大吃一惊“原来是由这么小的种子变成的”。这样一来,使学生对关于种子萌发接下来的探究充满了好奇,并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二、讨论研究,探索新知
1.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出示黄豆种子与黄豆植物让学生观察(出示图片),提问: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讨论:种子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一颗植物呢?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已经浸泡的种子(如下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必须的条件 ?
水面
????????
发芽的种子
没有发芽的种子
②讨论:对以上的发现你有什么想法?有哪些新的问题?
③学生讨论并汇报交流
2.学生通过观察豆芽从种子的萌发中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学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理解“种子要在春天才开始萌发,所以需要一定的温度。
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杯里的黄豆为什么只上面的发芽”。学生讨论。
归纳:种子发芽离不开空气。
又出示一杯没有水的黄豆,让学生观察比较并提出问题:“同样的黄豆,为什么有一杯发芽,有一杯的黄豆不发芽?”通过比较和讨论得出结果:种子萌发离不开水。
3.归纳总结种子萌发的三个条件。
(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
4.确定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案
小组讨论,根据新问题,确定本组的研究问题。对种子的萌发进行验证研究。
(1)设计方案,制定方案:
第一步是提出假设。让学生参考课本的内容每一小组进行假设。
第二步是找材料。学生可以用菜豆或黄豆玻璃小瓶或培养皿两个。
第三步是实验方法。将种子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干燥的和有适量水分的两个玻璃小瓶或培养皿中培养,进行对比实验。
第四步是预测。种子在??????? 环境下才萌发。
(2)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瓶内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一瓶中放入5-6粒绿豆的种子。
②保持1号瓶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③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④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时间
瓶号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五天
第七天
1号
?
?
?
?
2号
?
?
?
?
(3)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对实验现象解释????????????????????????? ????????????????????
我们的结论???????????????????????????????????????????????????
还想研究的问题????????????????????????????????????????????????
5.制作种子标本盒(这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1)要根据自己所收集的种子的多少,大小来确定标本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