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94页).docx

发布:2024-09-17约5.91万字共1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xx水电站拟建于xx干流上,坝址位于xx中上游,在xx县卡车乡卓日村附近。距下游xx县城约31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090km2。

主要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引水系统、水电站厂房及变电站等组成。拦河坝为闸坝结合型式,闸室高度8.3m,溢流坝高4.2m,水库库容为68万m3,最大过坝流量为1466m3/s。电站设计正常蓄水位为2643.5m,正常尾水位2601m,设计毛水头42.5m。电站装机51MW,设计引水流量156m3/s,多年平均发电量2.116亿kW.h,保证出力9641kW(P=85%),装机利用小时4148h,水量利用率88.5%。

按电站装机容量划分,工程规模属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大坝、引水系统、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拦河坝洪水标准按平原区标准确定,设计洪水为50年一遇标准,校核洪水为100年一遇标准,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水电站厂房为隧洞引水式,厂房及变电站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本标为电站的大坝枢纽系统,包括拦河坝、发电引水明渠、拦河栅闸和隧洞进水口。拦河坝选定为闸坝结合型式,由右岸泄冲闸和左岸溢流坝段组成。溢流堰上设置插板门抬高正常蓄水位,汛期辅助泄洪。20年一遇以下洪水由泄洪闸下泄。当遭遇2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

启用插板门辅助泄洪。

拦河坝右岸布置6孔泄冲闸,采用开敞式水闸型式,闸孔净宽均为6.0m,闸底板高程2638.0m,启闭平台高程2645.5m,闸室顺水流方向长11.5m。为满足闸室稳定要求,增加闸室有效重量和获得较理想的闸室流态,闸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结构,其长度与闸室底板等长,中墩几上下游作成原弧形墩头,籍以改善进出水流态,中墩厚1.0m,边墩厚0.8m,闸室总宽度为42.6m。闸室右2孔左3孔采用整体式结构,中间设置小底板,分离式基础,以便将上部荷载较均匀地传递至闸基础上,减少并适应不均匀沉降。底板厚0.8m,上下游均设0.8m,深的齿槽,以增加闸身抗滑效果。

为有利于闸室运行期抗滑稳定,以利用水重抗滑和调整底板压应力分布,泄冲闸选用露顶弧形刚闸门,门高5.5m,工作门居中部布置,门槽中心线距闸墩上游边缘5.65m,检修门槽中心线距闸墩上游边缘1.4m。根据闸门运行要求,确定启闭平台顶面高程为2645.5m。为给水闸的运行管理提供条件,在闸室上游侧设启闭机房,启闭机房高程2648.7m。闸室主要部位均为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左岸布置溢流坝段总长91.8m,堰顶高程2642.2m,坝底宽度8.5m,为浆砌石外包混凝土重力式结构。堰上设置25孔表孔闸,非汛期抬高水位至正常蓄水位2643.5m,汛期当遭遇2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辅助泄洪。每孔堰上闸净宽3.0m,闸墩厚度0.7m,设电动葫芦启闭插板门。

坝后消能采用底流消能方式,泄冲闸后消力池长18.6m,池底高

程为2637.5m,消力池前段采用1:5斜坡与闸室地板连接,尾砍高程2638.5m,底板厚0.8m。溢流坝段消力池与泄冲闸同样长度,底板厚0.5m。两段消力池间设导流墙分隔,墙顶高程2643.5m,墙厚1.2m。消力池后设0.3m厚浆砌石护坦,长20m,尾端设抛石防冲槽,深3.0m。

拦河坝防渗采用垂直布置,高压摆喷截渗墙型式,孔距1.4m,底部应钻至岩面线以下1.0m,右岸延伸至进水口边墙,左岸与防洪墙下摆喷墙相接。

拦河坝左侧为溢流堰段,为浆砌石外包混凝土使用堰结构,总长91.8m,堰顶高程为2642.2m,坝基高程2638.0m,坝高4.2m,坝底宽度8.5m。

堰型采用圆头实用堰,上游坡5:1,下游坡1:1,顶圆半径2.0m,坝踵与消力池连接圆弧半径为10m。混凝土底板厚0.6m,为增强坝体抗滑性能,上下游均设置齿槽,槽深0.8m。坝体采用M5浆砌石砌筑,坝体外包0.5m厚混凝土以增强防冻及抗冲性能。

堰顶设置25孔堰上闸,单孔宽3.0m,闸墩厚0.7m,闸门高1.3m,非汛期闭门保证正常蓄水位维持在2643.5m高程,汛期启门辅助泄洪。检修平台高程2645.5m,设置电动葫芦启闭插板门。

拦河闸为10孔弧形辐射状布置,闸中心线与坝轴线交角为35°,与主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