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溶解度.ppt

发布:2017-11-21约1.92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单元 溶液;;;;1.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我们在说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总要强调“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这两个条件?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即为什么必须指明溶质是什么?);[练习] 20℃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克。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有甲、乙两杯等量、同温度的水;4、浓溶液和稀溶液;讨论;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二、结晶;海水; 1、在温度为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稀溶液 B、含有100g溶剂的溶液 C、浓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剂倒出一些; 4. 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一、物质的溶解性;从生活走进化学; 讨论:设计实验——怎样比较食盐和蔗糖哪一个更易溶于水?;;;;总结:;二、固体的溶解度;练习;【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3、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4、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巩固练习;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当温度为t1o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当为t3oC时, 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将t2℃时,一定质量c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水分蒸发),此时该溶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小结;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例子;1、气体溶解度定义;;①喝完汽水后,常常会打嗝,打嗝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改变? ②汽水被喝下后,什么条件发生了改变? 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打开健力宝盖时我们为何会看到有气体冒出? 2.给水加热时我们为何可以看到水中出现气泡? 3.养鱼时是用凉白开水还是自来水? 4.制碳酸饮料时,要利用加压把二氧化碳压入,为什么? 5.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溶解度;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 度都增大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 溶质都减少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oC时,A 的溶解度 B 的溶解度.(填 或=) (2)A、B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是 oC。 (3)当A、B两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谢谢!再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