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城建学院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班 级
专 业
课程名称 安全人机工程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杨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5年6月
前 言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是一个专业性的高校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1992年建成4178平方米的图书馆楼,1999年建成计算机局域网, 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2000年建成电子阅览室,开始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服务。2006年2月投入使用的新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是一个大开放大流通、馆藏资源多样化、特色化,融传统图书与数字资源于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图书馆。一个合理舒适的照明环境,会把人留在图书馆的时间更长,对人的视觉健康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975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确认了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主要的社会职能。
书店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确认了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主要的社会职。也就可以这么说:图书馆的照明要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功能相适应。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照明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和视觉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探讨我国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图书馆照明的要求和实际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式,保护大学生的视觉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目 录
1图书馆建筑对照明环境的要求 1
1.1馆藏区 1
1.2阅览区 1
1.3工作区 1
2图书馆建筑现有照明标准 1
2.1照度 2
2.2眩光 2
2.3一般显色指数 2
3 调整图书馆建筑照明设计的方法 3
3.1在源头上考虑解决问题,设计方与使用方充分沟通。 3
4 改进LED照明系统需求 4
4.1智能照明控制原理 5
4.2节能量计算 7
5结语 8
6参考文献 9
1图书馆建筑对照明环境的要求
图书馆建筑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其基本职能是保存文献资料和提供这些文献资料的使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照明的合理性是依据建筑空间的功能性不同而不同的,不同的空间对光环境有着独特的要求。
1.1馆藏区
主要从保护书籍与适合查找的角度考虑。与书店的书架摆放图书不同,书店的图书是流动的,图书在书架上的时间相对较短,图书馆的图书位置相对固定,在固定位置上的时间相对较长,部分图书资料更长。一般要求避免阳光直射,光线长期照射会影响馆藏书籍文献资料,对光源光谱分布要求较高;选用的光源的光谱应尽可能都在人眼可接受范围内,避免使用紫外线与红外线辐射较多的光源;无阴影暗区、对显色性要求不是很高;温度、湿度、光照度适宜。
1.2阅览区
主要从适合阅读,保护视力的角度考虑。在此区域读者的用眼时间很长,用眼方式、姿态相对固定,容易产生视疲劳。一般要求光环境宽敞明亮、光源无频闪、无眩光、无阴影暗区以及光源显色性好。
1.3工作区
主要适合各种工作操作的角度考虑。使用电脑设备较多,要注意避免灯具反射眩光干扰。较高和较均匀的照度,对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有积极健康的影响。
现代图书馆的“大空间、流阅一体、电子化”对光环境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的光环境还要适合电子资源的收藏和读者使用电脑等设备,这方而主要体现在对眩光的控制要求较高。人们希望在一个舒适、明亮、健康的光环境里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图书馆建筑的光环境对图书馆功能的实现和服务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2图书馆建筑现有照明标准
我国现有图书馆,普遍存在照度不足的缺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6月18联合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20034-2004),图书馆建筑照明标准值见表1
根据表1列出的项目与数据可知,标准对图书馆的照明设计要求主要有三个考量指标:照度、眩光和显色指数。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概念。
2.1照度(illuminanc:符号为E,单位为勒克斯lx),即俗称的够不够亮,是决定人眼看不看得清楚的指标,但不是指亮度。照度与被照物的材质、色彩无关,不依赖于人眼的视觉感受。亮度则是单位投影而积上的发光强度,依赖于被照物的材质特性和固有色彩。是人眼的视觉感受的量。同一照度下,不同的物体给人的亮度感受是不同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