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反腐倡廉报告会上的讲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教育反腐倡廉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教育反腐倡廉报告会上的讲话
近一个时期,我们委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高密度地开展了一系列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活动。这是省委的统一部署,也是我们委厅领导班子在认真分析反腐倡廉形势后做出的重要安排。今天这个报告会也是专题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加强个人修养增强预防和抵制腐败的能力》。我想从加强个人修养的角度
,就预防和抵制腐败,与同志们谈一点想法。
我到教育厅工作三年多了,三年多和同志们朝夕相处,一起工作,一起承受了许多考验。三年来,我认为教育厅是一个风清气正的单位,有一支很好的干部职工队伍。我想这个判断,在座的同志会赞同,或者说会基本赞同。正是由于有了这么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有了这么一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的干部职工队伍,我们才能够做好每一项工作,才可能在这三年中顶着压力推动全省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但也不可否认,这些年我们这支队伍也不乏有人出事,有的违纪,有的甚至违法犯罪。三年时间,发生了三次违法犯罪事件。当我们一次次为个别人身陷囹圄扼腕叹息时,实在有必要深究一下,在我们这样一个风清气正的单位,在这样一支绝大多数同志廉洁奉公履职的干部队伍中,还会出现不廉洁的行为,甚至腐败的人和事?这无疑说明管理有问题,教育、制度、监督有漏洞。我们应该加强管理,切实地加强教育、监督和制度建设。这两年,委厅领导班子会同各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形成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但仅仅做这样的分析恐怕还不够。因为对我们大家来说,面对的管理,面对的惩防体系建设,都是一样的。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为什么广大干部职工表现得很好,而个别人却会摔跤,以致毁掉一生的荣誉。这就不得不分析到个人的品行问题。
一些人摔跤、犯罪,主观原因不可忽略,自身品行上出问题不容怀疑。可以说,凡是没有守牢反腐倡廉底线,发生严重违纪以致违法犯罪的人,都是首先在个人品行上出了问题。当然不是说,品行上出了问题的人都会违法犯罪,但是从违法犯罪的人自身的解剖来看,首先都在品行上出了问题。这也不是说,凡是违法犯罪的人从来品行就有问题或者有严重的问题。其实有些犯罪的人,相当一个时期表现得还不错,在工作中也做出了这样那样的成绩,有些同志还走上了一定的领导岗位。但由于个人放弃主观改造和严格要求,在各方面的影响下,在各方面利益的诱惑下,这些人的品行慢慢地,有的人甚至在一个时期快速地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自己并不一定明显地感受到,但身陷囹圄回忆时,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甚至知道自己的第一步错在了哪里。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变化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价值标准模糊。现在确实存在着多元价值观。在这种多元的价值观中,我们有些同志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失去了评判的标准,有的甚至完全搞颠倒了。把丑当美,把恶当善,把假当真。有的人错误地理解能干,甚至把能干和搞歪风邪气混淆在一起,谁有本事搞钱,就认为这个人能干;谁有本事跑官要官,就认为这个人能干;谁有本事花天酒地花公家的钱,就认为这个人能干。甚至把一些腐败的生活方式都作为能干来对待。这种价值标准上的模糊使一些人最后跌入了犯罪的深渊。做坏事的时候,并没有认为不对,甚至误认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事情败露了,知道错了。事情没有败露时,可能还窃窃自喜。
私利失去控制。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私利,或者说个人利益。合法的私利或个人利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需要给予维护。但是私利一旦失去控制,把公共的利益攫为己有,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一些违法犯罪的人,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了自律,没有了节制。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占公为私,我的是我的,人家的也是我的,公家的也变成了我的。小金库刚开始发几百块,发展到发上千块,最后发到上万块心都不跳。私利私心不断膨胀,最后失去节制,走向犯罪。要知道,私欲是无止境的,欲壑是难填的,当你今天为揩到公家一点油沾沾自喜的时候,如果不加节制,贪欲就可能会越来越大,就可能最终害了你。
弄权成为嗜好。权力原本是用来服务人民的,可有的人却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为自己的家庭谋利益,为亲戚好友谋利益。信仰的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千方百计使权力运用最大化。有的人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却竭尽所能借所在单位的影响,借他人的影响,来弄权满足自己的私欲。弄权使一些人获得了利益,但也使他们一步步走近违法以致犯罪。
生活情趣低下。有的人想工作很少,想吃喝玩乐很多,心思都放在巴结领导和交所谓朋友上了,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朋友都敢交。
品行是大事。品行出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犹如蚁穴于大坝,不及时防范处置,随时都可能垮坝。正是因为存在价值标准模糊,私利失去控制,弄权成为嗜好,生活情趣低下,才引诱着、推动着一个个原本正常的人变成不正常的人,原本守法的人变成不守法的人,最后走向犯罪。一个个血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