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山市阜沙镇生态文明建设.doc

发布:2017-03-02约1.75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山市阜沙镇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方案 (2016-2020年)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委托单位: 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李 远 党委书记 项目负责人: 张修玉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植江瑜 工程师 编写人员: 远 党委书记 张修玉 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植江瑜 工程师 杨子仪 工程师 张宗娇 研究生 汪中洋 工程师 刘跃丹 副研究员 范中亚 工程师 肖敏志 工程师 郭 静 工程师 曾 东 工程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最新思想为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传统经济与社会的生态转型为导向,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为重点,建设。 本方案的实施范围为阜沙镇辖阜圩社区牛角村、上南村、卫民村、阜东村、罗松村、阜沙村、大有村、丰联村,。 实施年限从到,为基准。2016-2018年()2019-2020年()期。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的目标倒推,厘清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将“倒推”与“顺推”相结合,制定既具战略指导意义,又具操作性的规划措施。 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并重。在国土空间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要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用地规划、人口布局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均不能与生态保护相冲突,同时要注重区域发展的生态效益,以绿色发展的理念统领全局。 坚持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以环保部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中的示范乡镇指标作为方案考核指标,重点针对阜沙镇仍未达标的指标提出相应规划措施,对于已达标的指标也制定相应提升措施,全面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坚持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编制既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要求、又符合阜沙镇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现状,突出体现阜沙镇山、水、田、塘兼具的独特生态资源禀赋的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坚持政府主导与全民行动相结合。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统筹辖区内相关资源,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发挥公众在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与支持社会各届参与创建生态文明的各项活动,开创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紧密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五)建设目标 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空间适度宜居,乡镇文化丰富多彩,生态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指标全面达标。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不合规土地调整全面完成,环境功能区划得到有效落实,形成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经济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60%;单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39;农用化肥及农药施用强度分别降至220千克/公顷和2.3千克/公顷;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和农用膜回收率达100%;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和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100%。 ——区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至5个;中山市现代渔业博览园入园企业增至9家;全镇规模以上精细化工企业和淋浴房企业分别增至15家和4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稳达100%;林草覆盖率提高到20%;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25m2/人;劣Ⅴ类水体削减5条;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达98%。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00元/年;使用清洁能源户数比例增至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生态文化繁荣昌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居民户数比例达70%;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达100%;所有村社均制定实施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关的村规民约。 ——生态文明重要机制基本确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等关键政策。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绿色阜沙 (六)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1、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根据中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阜沙镇作为城市功能统筹区的要求,强化镇区产业结构升级及聚集、建设宜居城乡、推动农业现代化,重点培育精细化工和淋浴房制造产业;发展园艺种植、水产养殖业和特色田园休闲旅游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生态廊道,严格保护基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