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与防控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与防控;;;;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呼吸道分泌物及其它体液分离出病原体;
4.有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者;;早期;来自口咽部的细菌;根据循证医学实践,国际上推荐集束化的预防措施; 1.如无禁忌症,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2.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的定植;用洗必泰口腔护理,每日4-6次;
3.建议使用ETT管,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4.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5.气囊压力应保持在20cmH2O以上,以防气囊周围的病原菌漏入下呼吸道引起误吸及气管黏膜的损伤;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患者是一个主要感染危险
增加病死率 increased mortality
延长住院时间 excess length of stay
增加医疗费用 excess cost; 标化VAP的监测方法
规范VAP的防控流程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VAP的感染发生; 被监测的患者必须是入住ICU后使用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监测方法; 获得上级领导的行政支持及ICU的配合;
制定本单位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数据收
集流程与各部门职责;
项目培训:诊断标准以及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时机与方法。; 感控人员每日到ICU进行数据收集(表格填写);
每月10日前将上月监测数据准确录入,及时上报相关内容。; 先在ICU选核查员进行项目的专项培训;
感控专职人员共同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第四步:干预后的监测(干预实施同时监测3-6个月);;项目的计划与准备;监测与防控的工作方式;第二:人员的培训(前期诊断标准,后期干预措施);第三、监测与填表(以实时监测为线索的床旁调查);2、干预措施监测;;;;;;第四、上报与反馈 (患者出ICU后填写上报);;不反馈的监测是没有意义的监测;;;运用PDCA管理工具降低VAP的发生;Plan;;建立预防感染的操作规程;Do;Check;未达标的原因在哪?;操作前准备;;核查员培训 ;“核查员”的理论考试;核查员操作考核;核查制度对控制感染初显效果;;周反馈——院感参加ICU晨交班;有效干预对控制感染效果明显;VAP感染控制质量持续改进效果;预防感染控制持续质量改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