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反射 大脑皮层与体温调节.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组成: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传入神经(有神经节)
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膝反射——抑制性突触;设计实验证明:
(电流表一只,A,B为可选刺激点)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人体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体温
腋窝 36.0~37.4℃ (36.8℃)
口腔 36.7~37.7℃ (37.2℃)
直肠 36.9~37.9℃ (37.5℃)
体温会因年龄 性别 时间的不同而变动;1.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产热过程;传出神经;皮肤冷觉感受器;增加产热的途径;; 1. 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中央后回 (体觉区);是非判断:
(1)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大量开放
(2)轴突膜处于④→③状态,是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形成反极化状态
(3)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是非判断:
(4)a处可实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5)只要有乙酰胆碱与肌肉细胞b处膜上受体结合,即可在b处引发一个动作电位
(6)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能与第二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连;(7)反射弧最少两个神经元,最多三个神经元。
(8)乙酰胆碱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对递质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9)刺激越大,产生的电位越大,并随着传导逐渐减弱。
(10)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轴突处的传导是双向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