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量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5-09-15约1.5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实验目的 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将有关理论指导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 二、实验仪器 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全站仪,棱镜、尺垫等。 序号 实习内容 时间(天) 备注 1 实习准备 0.5 领取实习仪器、工具,仪器检校,落实计划; 2 测区实地踏勘 0.5 选点,定点 3 测图控制测量外业 3 导线测量(测角、量边)、四等水准测量 4 测量内业计算 1 导线计算、水准测量内业、控制点坐标与高程成果表; 三、实习时间日程安排与工作安排 四、实习步骤 1.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A、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 B、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36″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使用全站仪进行边长测量。 (2)水准测量: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3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四、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 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2.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五、测量点平面图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地点: 起讫时间:2013年4月22日—2013年月日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