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doc

发布:2017-05-22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和地质结构都比较复杂,气候多变,是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根据《中国的减灾行动》提供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重大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财富日益集中,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巨灾发生次数和损失规模呈持续上升的态势。1990-2008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69229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 面对巨灾风险及其损失,我国巨灾风险融资现状是:保险市场融资不发达;资本市场融资几近空白;政府是目前主要的融资提供者,但其融资手段单一,灾前融资策略运用不足,融资缺乏计划性,整体融资效率低下。我国巨灾风险发生频繁与损失巨大、且巨灾风险融资落后的客观现实,迫切呼唤建立与发展多视角、多层次、整合性的巨灾风险融资方式,构建中国特色的巨灾风险融资体系。 理论层面看,有关巨灾风险的研究,诸多学者取得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成果。然而,针对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的研究,其文献凤毛麟角,相应的系统、全面、针对性强、创新程度高的探讨就无从谈起。因此,深入开展巨灾风险融资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理论价值。 为此,本文选取巨灾风险融资作为研究对象,在跨学科的研究背景下,以经济学、金融学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为基本理论工具,运用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数量研究等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巨灾风险融资和中国巨灾风险基金,展开了不囿于现行常规视角的、本着学术严谨与贴近中国现实的、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全文由八章构成,其主要的内容如下: 一、导论。概括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巨灾风险融资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述评,结合已有文献和本文的成果提出了研究创新和展望。 二、巨灾风险融资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界定了巨灾风险、巨灾风险融资等相关概念,分析了巨灾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阐述了巨灾风险融资同巨灾风险管理的互动关系,评价了风险融资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概况性的提出了巨灾风险传统融资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巨灾风险融资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三、巨灾风险的保险市场融资。在概述巨灾风险传统融资原理与工具的基础上,基于巨灾风险的自然属性,研究了融资成本的构成与特点;并采用局部均衡理论分析了融资成本的决定机制,探讨了不同市场条件下融资成本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并评价了巨灾风险的融资效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讨分析了融资效率损失的原因;并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国家巨灾保险计划的现状和趋势。 四、巨灾风险的资本市场融资。在概述了巨灾风险资本市场融资的原理和工具后,运用金融经济学研究了融资成本的决定机制。通过考察巨灾证券融资成本的历史数据,比较了巨灾证券对再保险在融资成本上的优势。探索了巨灾风险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内部效率,提出在给定技术条件和可变技术条件下,选择道德风险和基差风险的最优组合提高融资效率的途径;以及产品设计与融资效率增进的关系。 五、巨灾风险的政府融资。运用经济学理论,结合巨灾风险政府干预与·融资的原理,分析了传统巨灾风险融资市场失灵的原因,探讨了市场失灵在巨灾风险融资市场中的表现:研究了价格歧视的可能性及对融资效率的损害,以及不同政策干预措施(特别是平准费率)在特定条件下对解决可负担问题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应当采取权变和组合性的干预措施。本章还发现,由于个体风险相关性、巨灾储备的机会成本、流动性要求等因素的存在,将使“政府在巨灾融资中保持风险中性”这一经典结论无法成立,说明了政府实施灾前融资的依据和必要性。 六、巨灾风险融资的整合。结合前几章的分析,比较评价了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政府在巨灾风险融资中各自的优劣势。提出并论述了一个融合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政府在内的巨灾风险融资机制所产生的整合效应及其对融资效率的改进;进一步,以融资效率为目标,运用流动性缺口模型探讨了不同融资方式的具体整合途径。 七、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的约束和现实选择。在一般理论分析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巨灾风险融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立足我国现状,寻求并评价了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政府对巨灾风险融资的发展形成的约束条件;提出并论证了作为中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巨灾风险基金的建立构想、依据和现实适用性等问题。 八、中国巨灾风险基金的机制设计。基于前面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巨灾风险基金建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的保障设计。运用流动性缺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