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总复习题201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播音主持专业考试课程
《传播学概论》考试总复习题
填空题(5分)
1、传播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
2、“主我”与“客我”理论的提出者是(米德)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赖特“四功能说”比拉斯韦尔“三功能说”多出的是“(提供娱乐)”
4、拟态环境理论,是由( 李普曼 )提出来的
5、麦克卢汉三个著名观点是“( 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6、《报刊的四种理论》提到的是“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 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
7、“大众社会”理论最主要的观点是“(精英史观)”,认为大众是软弱无力,只能被动受控于权力精英。
8、“传播流”研究三部曲分别是《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 《 创新与普及 》 )。
9、“新媒介的普及及过程研究”、“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媒介素养研究”都是属于(“ 知沟 ”)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10、拉斯韦尔5W传播学五个主要领域是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 效果研究 )
11、传播学批判学派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12、社会责任理论主要修正的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单项选择题(5分)
1、日本地震核辐射引发中国沿海地区抢盐风潮,应该属于( B )
A群体传播 B集合行为 C组织传播 D人际传播
2、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指的是( B )观的基本权利。
A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B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观 C 作为“市场”的受众观
3、受众个人为什么要接触大众传媒的解释理论是( B )
A“魔弹论” B“使用与满足” C“有限效果论” D“沉默的螺旋” E第三人效果
4、二战期间,主要从事一系列的军队电影心理实验的人是( A )等人,他们的“说服与态度改变”效果研究否定了魔弹论。
A 霍夫兰 B拉扎斯菲尔德 C卡兹 D卢因 E 拉斯韦尔
5、企业标识系统(CIS)属于( C )
A人际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E群体传播
6、“电视人”和“容器人”反映的都是( A )
A“媒介依存症” B媒介“充欲主义” C媒介庸俗化 D媒介低俗化 E媒介媚俗化
7、以下哪个理论建立在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社会心理理论之上的?( B )
A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B沉默的螺旋理论 C知沟理论 D培养理论 E第三人效果
8、传播技巧中,提示己方观点(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不利于己材料),称为( E )
A理性诉求 B感性诉求 C恐惧诉求 D一面诉求 E两面诉求
9、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 B )
A 把关人 B意见领袖 C传播者 D受传者 E第三人
10、首先纠正拉斯韦尔5W模式缺乏社会传播无互动性的传播模式是( A )
A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 B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C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D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E马莱兹克大众传播系统模式
新闻框架理论研究不包括( D )
A媒介的生产框架研究 B新闻文本的框架建构研究 C 新闻框架的影响和效果研究 D网络传播过程框架研究
12、主我(I)、客我(me)理论提出者是:( B )
A库利 B米德 C 卢因 D帕克 E杜威
多选题(10分)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 ABCDE )
A传播者 B 受传者 C讯息 D媒介 E反馈
2、网瘾症的类型有( ABCDE )
A 色情成瘾 B网络焦急成瘾 C信息超载成瘾 D网络游戏成瘾 E网络视听成瘾
3、以下( ABCDE )角色都可以理解成为“把关人”
A记者 B编辑 C编审 D总编 E家庭主妇
4、大众的主要特点是(ABCDEF)
A规模巨大性 B分散性和异质性 C匿名性 D流动性 E无组织性 F行为倾向同质性
5、梅里尔等人的媒介发展三阶段分别是( ABC )
A精英媒体阶段 B大众媒体阶段 C专业媒体阶段 D分众理论阶段 E F
6、传播效果的几个层面是( ABC )
A环
显示全部